枣树遗传育种研究成果丰硕
发表日期:2016-08-04 10:24AM 阅览次数:
据悉,这一新品种有众多的显著优点。它的果实大,平均单果重为24.08克,最大果重29.8克,而且大小整齐,可食率达96.2%;果形漂亮,还可抗裂果病和缩果病。
据透露,项目组从冬枣实生苗中选育的一个优系正在进行区域试验。与普通冬枣相比,其主要特点为:成熟期早15天以上;果实大,平均单果重为31.48 g,最大果重45 g;可食率97.3%;甜酸适口;管理技术要求简单。
据了解,枣树原产我国,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滋补佳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庞晓明教授的带领下,项目组持续从事枣树的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
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项目组与河北省沧县基地合作建立了枣树种质资源库,保存种质资源500多份。包括优良鲜食、制干品种及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种质,如“龙须枣”“茶壶枣”“磨盘枣”“葫芦枣”和“胎里红”等。
长期以来,枣树品种的鉴定多依赖于形态学指标,缺少可靠技术手段,造成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较严重;品种侵权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育种者的积极性和育种成果的推广应用。项目组构建了枣树种质分子标记指纹图谱,成为识别品种的“身份证”。
据了解,研究人员开发了1800对标记,从中筛选出20对高多态性的SSR标记,建立了国家枣树品种鉴定行业标准《枣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 分子标记法(LY/T 2426-2015)》,为枣树品种和种质资源的鉴定、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对枣树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枣树抗逆优质良种选育中,项目组也取得了进展。由于花小操作困难、结实率和含仁率低等原因,枣树人工杂交困难。项目组研究提出了“实生选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家系重建进行逆向选择”的新育种策略,为枣树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方向和基础。
从2010年起,项目组每年栽种500~2000株左右的良种实生苗。利用SSR标记技术从这些实生苗中鉴定得到了全同胞家系多个,为枣树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和枣定向育种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从中筛选出大果、抗裂等优株多份,为持续性地抗逆优质良种选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枣树快速繁殖技术方面,研究人员应用“响应面法”,对多个品种叶片高效再生体系关键培养条件,进行了试验设计、分析与优化,获得了茶壶枣、冬枣、酸枣的叶片高效再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