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高冷”的油料作物产业
发表日期:2016-08-04 10:24AM 阅览次数:
胡麻籽富含人体必需的α-亚麻酸,含量在51%以上。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我们这里都种植胡麻,吃的油也都是胡麻油。”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的一位农户站在自家的两亩地里,向记者讲述当地“自种自吃”的传统。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白银市调研时了解到,作为我国特色油料作物之一,胡麻主要分布在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北、新疆、青海等地,其中甘肃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国首位。相比于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等产业,胡麻仍是小宗作物,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甘肃农科院研究员党占海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胡麻耐寒、耐旱、耐瘠薄,是西北、华北高寒干旱的镰刀弯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
干旱是影响胡麻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加工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制约着胡麻产业的发展。“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以来,在胡麻杂交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与轻简化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支撑或引领作用。”在党占海看来,继续选育丰产抗逆新品种、高值化技术研发、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控新技术研究、木酚素功能性基础研究等方面仍是“十三五”时期胡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品种新增产值17.5亿元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耕地面积226万亩,平均海拔2025米,年平均降水量37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800毫米。胡麻是会宁的传统油料作物,也几乎是唯一的油料作物,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优良的胡麻品质,这里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胡麻产地,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种植大县。
近年来,会宁县充分利用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重点县的机遇,先后建立了柴门乡康河村、二十铺村、党岘等胡麻高产高效栽培示范点,带动全县胡麻生产的发展。目前,会宁县已形成沿黄灌区、库井灌区、旱作区三大胡麻主栽培区,2013年种植面积已达3215公顷。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示范点试验出的一膜多年用胡麻穴播栽培、旱地留膜免耕穴播栽培等技术,较露天种植增产19%,相关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会宁县只是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党占海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十二五”期间,体系选育、筛选出抗旱新品种10个,抗旱栽培技术3项,轻简化技术2项,综合技术应用较常规技术增产幅度达到20%以上,“基本解决了胡麻产业面临的抗旱品种缺乏、栽培技术落后、病虫草害严重等问题”。
其间,新品种在甘肃、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新疆等胡麻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089.7万亩,新增产值17.5亿元。
事实上,在甘肃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地膜的利用面积较大,旧膜如何重复再利用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是面临的现实问题,“旧膜重复利用胡麻免耕穴播栽培技术具有示范意义。”党占海告诉记者。
2012年甘肃定西试验站现场测产结果显示,陇亚杂1号96.5公斤、陇亚杂2号117.5公斤、定亚22号92.32公斤,较露地种植的定亚22号均增产一倍以上,增收175.22元/亩以上。
“刚开始吃胡麻油,有点苦,很不习惯。”在白银市调研中,随行人员提到了这个问题。党占海介绍,在产品加工方面,体系专家开发了胡麻油萃取脱苦技术,并在多家加工企业获得推广应用。此外,还研发出胡麻籽调质压榨、压榨胡麻油吸附精炼、提取亚麻籽胶粉生产等技术。
“胡麻全身是宝”
记者了解到,胡麻作为我国的特色油料作物,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胡麻籽中α- 亚麻酸的含量。胡麻中对人体极具营养价值的亚麻酸含量为51%以上。
“胡麻全身是宝,极具开发价值。”党占海表示,胡麻籽一般含45%~60%的α-亚麻酸,为人体必需脂肪酸,是体内各组织生物膜的结构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一系列前列腺素的前体。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联农组织(FAO)联合发表声明:鉴于人类普遍缺乏α- 亚麻酸的现状,决定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α-亚麻酸及其代谢物。截至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立法规定∶在指定的食品中必须添加α- 亚麻酸及其衍生物。
除此之外,胡麻籽粒中木酚素含量在所有作物中含量最高,是其它作物和蔬菜的75~800倍,木酚素对人体前列腺癌、乳腺癌有显著的疗效,是极具保健功能的抗氧化成分,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医药价值。
党占海介绍,体系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加强加工技术研发,取得一些成果。正与加工企业合作,以胡麻油为原料或配方原料,形成中油牌爱星软胶囊、完美营养配方油、亚麻油甾醇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
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胡麻体系在产品深加工领域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成果目前主要在国内十几家企业推广应用。自2009年至2015年,技术示范应用企业新增产值14.93亿元,新增利润1.74亿元,新增税收5472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
怡嘉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胡麻体系技术的应用者,在董事长杨洲看来,要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必须靠科学研究。杨洲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公司在技术方面多次咨询胡麻体系,目前联合世界顶级生物、食品、营养领域权威机构共同研发,已攻克了“亚麻籽油”口味苦、鱼腥味重,营养结构易破坏、易氧化酸败等多项科研难题。
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目前,胡麻产品消费迅速增长,消费区域由产区扩展到全国,由农村扩展到城市,由低消费群体扩展到高消费群体;产品由小作坊散装油向小型精品包装发展,由单一的食用油向多种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并举发展;由单一的油品加工向分门别类综合开发加工发展。总需求连年增长,进口量成倍增加,国内自给量已降至60%以下。如何应对国际挑战、适应国内市场、提高产业效益是胡麻体系面临的紧迫任务。
党占海认为,胡麻体系的研究重点必须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消费的变化,育种研究在重视丰产性、抗逆性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品质的优化,同时要重视多样化消费的需求。栽培技术在重视保证产量的同时,必须降低成本、减少污染、降低强度,提高效率。产品开发既要关注高附加值,又要关注百姓消费水平。
体系专家表示,干旱贫瘠今后依然是胡麻生产主要限制因素,另外胡麻相关生产用品种与开发高值化产品差距明显。为此,“十三五”胡麻体系提出了“环境友好、节本增效胡麻生产技术研发及集成”和“胡麻高值化技术研发”两项重点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