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联合调查与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7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牵头、国内外469名科研人员参与、历时5年完成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中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联合调查与研究”在乌鲁木齐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设立以来的第二大项目。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介绍,中亚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农业和贸易的重要战略合作地区,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同时,中亚地处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中亚生态系统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过去,我国在中亚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基本是空白,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在中亚设立了20多家研究中心。

为此,2011年,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牵头,国内的18家科研院所及大学和中亚五国的48家科研院所及大学参与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联合调查与研究”正式启动。

该项目旨在通过对中亚地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实地考察与遥感调查,全面提升我国对中亚地区生态与自然资源的科学认识,准确把握中亚地区生态与资源的基本格局,全方位深层次研究气候变化对中亚地区生态环境格局的影响和策略,提出中亚地区资源与生态协调管理战略,联合并引领中亚国家科学家开展气候变化、生态与环境、资源与管理、经济与社会等领域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

通过5年的努力,该项目圆满完成了目标和任务。项目组系统性地开展了中亚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考察和遥感调查,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中亚地区资源与环境变化趋势,采集各类样本和标本15万份,出版专著30部,发表论文263篇,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国家相关部委省区作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

同时,该项目创建了我国与中亚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双边和多边合作海外新平台,建立了国际上唯一的中亚生态系统野外观测与研究站网络(15个野外台站)及联合实验室;建立了中亚生态环境与资源数据库系统和海外3个信息分中心,研发了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和高性能集群计算分析的云服务平台,整合了气象、水文、土壤、土地利用、地质、地形、植物、动物、社会经济等多尺度、多维、多源异构数据;建成了四个中亚农业和生态技术试验示范区,为中国农业节水技术、农作物高产技术以及沙漠化与盐渍化治理技术走出去提供了试验平台。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组还实现了一批技术突破与技术创新。如研发了全新的中亚干旱区特殊生态系统模型,发现了长期被国际忽略的中亚重要有机碳库,为干旱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筛选与组合培育出3个耐盐小麦新品种,引进乌兹别克斯坦野生棉,筛选培育出长绒棉新品种3个。

国内的9名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中科院院士陈发虎担任项目验收组组长。 专家组总体评价优秀。一致认为:该项目推动了中国与中亚科研机构的联合科学考察,深化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地区资源环境领域的科研合作,为中国引领中亚地区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科技合作新机制的建立,创建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多边科技合作新平台,强化了我国在中亚资源与环境研究的国际引领地位。开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资源与环境领域科技合作新模式,为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国际合作有效范例,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热依汗·玉素甫参加项目验收会并讲话。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合作计划处处长许佳军等出席验收会。

验收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