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鼓励农民"移民"城市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外媒称,为了缓解当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减缓的趋势,中国正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人口“移民”城市是过去30年来确保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
据埃菲社7月21日报道,上世纪50年代末建立的户籍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宽松,尤其是面对国内移民的减少和城市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
“‘户口’并不约束移民的迁移和就业,但阻碍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服务和权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政策专家王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报道称,这样的模式使中国农村与城市间发展不平等的状况持续,沿海地区工业化程度很高,成为国家的经济引擎,而内陆农村地区却非常贫困,同时也是城市廉价劳动力的源头。
这个过程推动了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大爆发——即所谓的“中国奇迹”——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那个时期中国有约2.7亿人在流动。这些农民前往城市打工得到的收入比种地所得要高得多,很多人将这样的迁移视为自由和机会的代名词。
但这样的迁移也带来了很多社会层面上的不利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权利受到局限,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将孩子留在了农村老家,逐渐形成了“留守儿童”的一代。
“有至少6000万儿童在缺少至少一名家长的情况下长大,有约3000万儿童成长过程中没有双亲陪伴,有至少200万儿童甚至在没有任何成年人照料的情况下长大。”致力于维护亚洲儿童权益的非政府组织瑞联稚博执行董事伊娜·肯普弗表示。
报道称,尽管户籍制度带来了种种不平等,但康奈尔大学教授、中国城市化问题专家杰里米·华莱士认为,这一制度有效地避免了中国各大城市遭遇拉美国家目前存在的贫民窟问题。
虽然有利有弊,户籍制度目前正处于改革阶段。“自20年前起,很多中小城市的普通住房门槛都已经降低,改革的障碍都已清除。”王东表示。
报道称,落户中小城市的便利旨在维持近30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移民潮。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农村人口移民城市的增幅只有2%,相比前几年明显减少。
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寻求推动经济从廉价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服务业转型,但农民工的“回流”将对这一计划造成影响。
另一个可用来鼓励农村移民的因素是房地产市场繁荣导致的城市房屋空置率增加,尤其是中小城市。
不过,华莱士等专家认为这些手段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仍未放宽户籍制度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圣诞双周刊12月19日报道称,随着存在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现在所有的夫妻都允许生两个孩子),最近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是多年来想改又难改的变动。新的改革允许外来务工人员申请特别的居留证,持证者能享受城市户口的一些待遇。如果说一个城市户口像一个国内的护照,那居住证就像绿卡。
报道称,新的规定称,如果在一个城市居住超过六个月、能出示雇用合同或房租合同的外来人员即可申请居住证。持证人可以在当地享受国家医保,其子女可以到当地公立学校读书至15周岁。还有办理其他证件的手续会减少,比如买车。该改革方案已经在一些城市试行,现在在全国推广。
改革后达到条件的人将从两方面受益。约7000万因为要在老家上学的留守儿童将可以到城里与他们打工的父母团聚。外来务工人员可以享受到城市的待遇而又不失去他们农村户口的主要好处:有自己的一块田地可以种地的权力。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外来务工人员不希望改变自己的户籍,因为他们担心失去自己的土地。
报道称,和两个孩子的生育政策一样,还有人们没看到的东西。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是临时劳动力,他们很少有工作合同和房租合同。此次改革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拨款多少。政府最近决定把对各学校的拨款预算与学生人数联系起来。理论上,这能满足更多的孩子的求学需求。但是这一方法还没有经过测试。
还有其他的难点。在人口数量为50万至100万的城市,申请城市户口的人需要至少缴纳三年社保。在人口数量为100万至500万的城市,这一标准提高到五年。而实际的改革并没有在最大的几个城市推行,各个城市都设定了自己的标准。
报道称,对于1300万根本就没有户口的人来说,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们没有户口就无法获得身份证,而乘火车、飞机或申请护照都需要身份证。这些人中60%是父母违背计划生育政策生的“黑户”儿童,在中国通常这么称呼他们。
中国政府称,希望到2020年有1亿外来务工人员(目前在城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有2.5亿)能拿到城市户口。从北京市给出的改革方案来看,改变户籍更难:首都北京要求给每年纳税超过10万元人民币(合15500美元)的人先办理户籍,而这一标准比普通劳动者的收入高得多。
报道称,该国担心,如果没有控制人口的流动,尤其是流入大城市,可能会引起城市中产阶级的不满,因为这些中产阶级担心自己的公共服务被别人占有。新的户口制度改革明显是为了把人流从沿海大城市引到相比之下小一点的内陆城市。在北京做了十年家政保洁工作、每月收入为2500元的左秀力(音)说,不确定他是否能申请。他说:“当然,我希望得到一个北京户口,但是对于我来说,简直不可能。”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今日介绍,已经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国家要求到年底每个省(区、市)都必须出台方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徐绍史介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徐绍史指出,城镇化一直是发展中大国的一个重大的、现实的课题。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中国已经发布新型城镇化规划。城镇化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一个黄金结合点。
2014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49亿,城镇化率54.77%,这是指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这包括了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2.5亿左右农民工,以及随这些农民工迁徙的家属。如果扣除这2.5亿人,城镇户籍人口实际上只有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例是36.3%,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就是36.3%。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这需要每年城镇化率提高一个多百分点,大概有一千多万人。
徐绍史指出,中国通过拓宽入户通道,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已经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国家要求到年底每个省(区、市)都必须出台方案。
同时,徐绍史介绍,中国将加快“三挂钩”机制,调动城市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
他介绍,“三挂钩”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中央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通过这三个挂钩,鼓励城镇政府吸收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