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期刊《氧化还原生物学》(Redox Biology)近期发表了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万一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课题组的题为Reduction of PCN biosynthesis by NO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共同研究成果,首次阐述了内源性一氧化氮对铜绿假单胞菌合成绿脓菌素(Pyocyanin,PCN)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易引起严重的急慢性感染。PCN是一种由铜绿假单胞菌合成的重要致病因子,是引起临床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团队首次发现NO供体可显著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的PCN合成,之后通过构建缺失NO还原酶(Nor)的模式菌株进一步研究了内源性NO对PCN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缺失Nor的模式菌株(Δnor)PCN合成较野生株减少86%。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O治疗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PCN合成的策略,也为临床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成果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论文第一作者单位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第一作者为万一课题组的高磊助理研究员,陈畅研究员与万一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和陕西省科学院相关项目的资助。

《氧化还原生物学》(Redox Biology)是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Q1期刊,2015年度影响因子6.235。

内源性NO对PCN合成的抑制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