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冬小麦播种情况分析

一、冬麦播种情况

1、播种进度:安徽安庆全市计划冬小麦播种140万亩,同比减18万亩。据农业部门上报统计,截止11月23日,全市小麦已播 135..53 万亩,是计划面积的 96.8%。

2、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旱情仍然较重,所有在田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缺墒现象,许多当家塘已干涸见底,如果近期还没有有效降雨,形势会进一步恶化。已播小麦生长受影响较大,苗小苗瘦,三类苗比例较大,对尚在播种的小麦出苗也不利,可能出苗不齐、缺棵断垄或根本不出苗。二是部分地方出现冬闲田甚至抛荒势头。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村劳力外出较多,加之干旱秋种难度大,部分农户秋种积极性不高,出现稻板田冬闲田甚至抛荒现象。三是不少大户种植糯稻或部分迟熟粳稻,让茬较迟,影响了小麦适期播种期,小麦迟播不仅影响产量,又推迟了成熟期,会影响后茬水稻的种植。

3、品种及变化。小麦主推红皮弱筋扬麦系列品种,如扬麦11、扬麦13、扬麦16、扬麦17、南农0608等;其中扬麦系列品种要占80%以上。

4、当前苗情。近年来由于政策驱动,小麦面积持续增长,但在其生长中后期,极易发生赤霉病、干热风、穗上发芽现象,产量低品质差,损失较重,比较经济效益低,种植风险较高。加之小麦相对于油菜等作物生育期较长,对后茬棉花等接茬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因此,今年各地压缩小麦种植面积,使小麦面积在持续增长后出现了回落。今年全市计划小麦播种140万亩,同比少18万亩,实际完成135.53万亩。二是规模种植有新突破。今年我们积极引导种养大户,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出租、等形式开展土地整季或单季节流转;采取机开沟撒播等轻简栽培,扩大规模种植,据不完全统计,种麦大户面积达75.1万亩,占小麦面积的62.8%。

由于50多天无有效降雨,气温偏高,土壤水分散失快,旱情持续蔓延发展,严重制约了小麦的播种出苗和正常生长。尽管各地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抗旱措施抢种保苗,但目前苗情仍然很不平衡,苗情总体不如上年同期。播种早,墒情好的田块,有三叶一心。

二、主要措施

1、抓组织领导,早谋划、早部署。早在8月初,市农业部门就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全市秋冬种工作意见》,9月份由市农委下发并将秋种计划种植面积分解到各县(市、区)。各县(市、区)农委均分别召开秋种会议,对秋种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市种植业局及时发放了秋、冬播农作物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介与公告。各县、市(区)也专门成立了秋种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为确保秋种进度和质量,市农委领导多次带队到各县(市、区)检查督查秋种工作。特别是针对今年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市县(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抗旱秋种专题会议,下发抗旱秋种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抗旱面临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抗旱保秋种和抗旱保苗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周密细致地做好抗旱保秋种和保苗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群众克服靠天等雨的侥幸心理,通过组织发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了“抗旱秋种和抗旱保苗”高潮,努力降低因干旱造成的损失。

2、抓关键技术推广,确保秋种科技含量。一是主推红皮弱筋扬麦系列品种,如扬麦11、扬麦13、扬麦16、扬麦17等。二是合理密植。小麦实行精适量播种,把精少量播种作为今年小麦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严格控制播种量,一般控制在15公斤左右。三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制定小麦配方施肥建议卡,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四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今年干旱,蚜虫和菜青虫危害较重,各地按照优质无公害栽培要求,选准农药,及时进行防治,各示范片实行了统防统治。大力推广小麦种子包衣技术,全市小麦种子包衣播种技术36.9万亩,占小麦总面积27.33%。五是推广以机开沟免耕为主的轻简栽培技术。

3、抓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到位率。为确保秋种技术含量,各地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组织技干入村、组、户,层层举办培训。通过报纸、电视、墙报、标语等媒体广泛宣传秋冬种作物栽培技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巡回指导检查,并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咨询、开通农技110服务热线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召开秋种会议56余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460次,培训农户35600人次,电视讲座38期次。印发明白纸33.55(万份),发送手机短信(万条)19.09万,条。同时,各地通过出墙报,办宣传栏,出动宣传车等手段,宣传秋种工作的重要性,给农民算细帐,宣传种植油菜具有用地养地、培肥土壤,减轻水稻病虫越冬基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等好处,针对小麦良种补贴等政策,开展专题宣传和讲座,做到政策宣传到户、面积落实到户、技术服务到户、补贴兑现到户,确保农民足额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觉种植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提高种植技术的到位率。

4、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农资质量。从9月份开始,集中2个月时间,各县市、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积极配合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深入开展了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为重点的秋季农资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和假冒伪劣行为。强化对重大农资案件的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农资价格监测与调控,防止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严格审查了种子、肥料、农药广告和标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确保农资质量,严防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共出动人员1570人次,出动车辆362台次。

三、冬麦种植成本及其构成分析

由于化肥、农药、耕地、机收、机播成本逐年上涨,种植成本逐年增加。据调研,今年春季小麦生产成本在460—500元/亩(不含人工成本),其中: 1.底肥平均为100元/亩,较上年增加20元/亩; 2.耕地、开沟90元/亩,较上年增加5—10元/亩; 3.种子平均70元/亩,较上年增加3—6元/亩; 4.播种30元/亩,较上年增加5元/亩; 5.农药为20元/亩,较去年变化不大; 7.麦收平均为80元/亩,较去年增加10元/亩,共计约为391元/亩。成本大致范围350-400元/亩。小麦收益。按照平均400斤/亩、1.12元/斤价格粗算,一亩地收入大约为448元/亩,纯收入57元,较上年减少20元/亩左右, 实际上,小麦的出售价格明显低于保护价,一般只有每斤0.8-0.9元,这样,毛收入只有320-360元,这样,种植小麦的收入几乎为零。因此,近两年种植小麦收入不高,农民种植主要是因为能够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轻简方便。

四、种植成本变化对农民种植情况的影响

由于种植成本增加,而销售价格没有明显增加,农民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出现负增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可能在种植面积和管理精细程度上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在售粮问题上,由于农民的仓储条件限制,预计主要都还是出售,因此,农民售粮行为应该不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