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休耕:保护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今年正式启动了。

7月17日,农业部在河北省召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据悉,这是农业部日前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后的一次推进落实会议。

《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先期轮作试点500万亩、休耕试点116万亩。其中,河北省主要在地下水漏斗区开展休耕试点工作。

“我国先天不足的农业资源禀赋,超多人口的粮食供给压力,使得耕地水资源超强度利用,资源环境已亮起‘红灯’。”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此前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保护耕地资源,也是保护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给土地“加油”

目前,我国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化肥消耗量大、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等因素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中国科学报》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耕地资源一直处于高强度乃至过度开垦的状态,轮作休耕问题在以前并没有引起系统关注。

“忽视轮作休耕问题,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及农业环境成本的持续增长,同时农业生产率也难以得到提高,甚至会出现类似于卖粮难的问题。” 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以华北平原为例,作为我国农业主产区之一,该地区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河北、北京等地近30年来浅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了20~40米。地下水过度开采还造成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现象,2006~2010年,衡水市发生了十多次地裂现象。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市长杨慧建议在华北平原超采漏斗区特别是衡水实行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并扩大退耕还林试点,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事实上,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土地轮作休耕政策,如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退耕冬小麦,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

当前,衡水正在实施这种种植模式,将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改为一年一熟制。但问题也同样存在,杨慧认为,虽然该模式节水效果好,但也存在监管难、遇到夏季干旱年份水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适时的科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不仅顺应自然规律,同时也可实现藏粮于地,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所研究员秦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可以适当给土地“加油”。

据了解,试点聚焦重点区域也有所不同,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开展轮作,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今后3~5年,农业部会适时研究扩大试点规模。”余欣荣说。

让农民算明白账

目前,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耕地休耕政策已基本制定,冬小麦退耕决策在部分地区也已试点实施,“但整体还处于初始阶段,关于政策的瞄准目标和补偿标准的研究尚为空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秀彬说。

毋庸置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要让农民愿意开展轮作休耕,必须保证其收益不减少,这样才能真正把轮作休耕的任务落实下去。“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的同时,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贴,如河北省按照亩均500元的标准对压减冬小麦的农户进行补贴。

李秀彬团队在调研后了解到,河北省这一标准的制定依据并不充分,且尚未付诸实施。他认为,补偿标准应显著低于500元/亩,这样可有效降低政策的投入成本。

然而早在此前,《中国科学报》记者参加在保定举行的小麦推广会时,有当地专家就指出,在过去几年间,华北平原存在农户主动退耕冬小麦的现象。

统计资料也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面积呈收缩趋势,长期以来主导地位的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在部分地区已演变成春玉米一年一熟制,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在李秀彬看来,应避免将农户主动退耕耕地纳入政策范围,瞄准尚未退耕冬小麦的耕地成为土地休耕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而确定合理适度的生态补偿标准则是政策实施的重中之重。

余欣荣也强调,试点实施过程中,要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完善可复制、可推广的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模式。维护农民利益,对承担轮作休耕任务的农民给予必要补助,让农民有账算、收益不减少。

据悉,今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部分项目资金,支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中央财政安排14.36亿元,其中轮作补助资金7.5亿元,休耕补助资金6.8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