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发布《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该指数包括食品价格承受力、食品供应能力、质量安全保障能力3方面27个定性和定量指标。报告赋予“对食品的购买力”以及“获取食物的容易程度”这两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40%、44%,而“质量与安全”这一指标权重只有16%。因此排名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单独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状况。中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第42,报告将中国列入良好表现(Good Performance)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物安全水平大幅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
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有望迈上12000亿斤新台阶。中国粮食进口也在大幅度增加。其中大豆进口一路飙升,2012年大豆净进口量达到5838.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大豆需要大量进口,近几年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谷物均为净进口。2012年我国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748万吨,粮食年度自给率已降至88.4%,其中大豆自给率为18.1%。
中美农业贸易依赖程度已经很深。2012年从美国进口大豆占当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44.5%(2597万吨);从美国进口玉米占玉米进口总量的98.1%(511万吨)。从2001年到2012年,中美农产品(行情,问诊)贸易逆差为214.9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43.7%。
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2012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农产品186.6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6.6%,2012年中方逆差为179.6亿美元。巴西已成为中国农产品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进口的大豆占巴西大豆产量的28.6%和出口量的62.2%。
城镇化使中国粮食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201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52.57%,预计峰值在70%—75%之间,2030年将达到70%左右。从2011年至2030年的20年间,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高出119.14公斤;比城镇居民高出51.04公斤。一个农村居民从农村来到城市,适应了城市的食物消费结构,其日消费的粮食要增加20%。数亿进城农民将是中国推动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粮食自给率还有可能下降。未来25年粮食需求增长将显著高于国内生产增加,自给率还有可能有所降低。但口粮和饲料粮的供需状况和自给率存在显著差异。预测表明,到2020年、2035年,大米自给率可高达101%和102%;小麦自给率分别为99%和100%;而玉米自给率分别为92%和84%,对应的净进口量分别为1987万吨和5036万吨;大豆自给率分别为20%和17%,对应的进口量分别为6906万吨和8928万吨。
中国需要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第一,这是由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如果中国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这是由中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中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未来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仍会多达2.1亿和1.6亿人。如果过度进口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造成大量农民失业。第三,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五个观点。第一,更加重视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性需求,平衡好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关系。第二,更加重视发挥市场在配置能源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平衡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干预的关系。第三,更好地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平衡好增加粮食产量与保证农业生态安全的关系。第四,更加注重多渠道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市场,平衡好利用国际资源与实现合作共赢的关系。第五,更加注重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加强国际合作的关系。
一定要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和消费安全。从中国的情况来看,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需要借鉴国际上食物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紧紧围绕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规范生产行为、强化政府监管等关键环节,通过政府、产业界、消费者、媒体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让人民吃上放心的食物。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是立足于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和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发展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以2010年为例,中国进口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于在国外使用了7.6亿亩播种面积的耕地,这相当于中国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充分利用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资源,不仅代价太高,而且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农业“走出去”的潜力巨大。南美洲、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如果加强合作开发,挖掘生产潜力,不仅能够增加我国粮食来源,而且能够促进合作国经济发展,对增加世界粮食市场供应具有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风险控制。出于国家领土主权、国民心理、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家采取限制购买土地的政策,还有的国家采取禁止的政策。所以,海外大规模土地开发,需要在水利建设、品种繁育、机械购置、道路修建、粮食加工和储运等方面进行巨额投资。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未来确保中国粮食有效供给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城镇化加速推进,食物结构升级,带动了粮食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总量快速增加,粮食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要确保粮食有效供给,我们必须努力克服来自五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资源约束更加趋紧。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的淡水资源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耕地面积每年平均要减少1000多万亩,每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达到2亿亩以上,耕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突出。
2.谁来种田的问题凸显。据测算,2012年种植一亩粮食获得的现金收益大约是655元,仅相当于一个农民8-10天左右的外出务工收入。在比较效益明显偏低的情况下,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务农人口老龄化、低素质问题日益突出。
3.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几年干旱、洪涝、低温、台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发生的趋势不断加大,但长期以来水利设施老化、配套不完善,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等问题日益突出。
4.增产技术的瓶颈加大。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农业的新技术储备依然不足,两种疗法不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受中国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影响,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面临的制约不断增强。
5.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容忽视。当前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长期以来农田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的问题始终未根本改善,少数地方还出现了重金属污染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粮食的质量和效益。(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