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科企合作是必然趋势
发表日期:2016-07-16 10:56AM 阅览次数:
作为农业科技研发系统,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形成的新特点,调整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有一大批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这样的科技力量面向区域和基层从事应用技术研发,还需要建设强大有效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系统。同时,需要有一大批科技人员以各种方式到企业去,支撑产业发展。
现在科技部主导的科技体制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问题很多,与改革的宏观思路和国家目标不一致。科技部制定的国家科技项目不但内容脱离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管理方式也不符合国情需要。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到少数科研机构,连多数省农科院和省农业大学都沾不上边,地区农科所就更拿不到项目。这将造成国家农业科研系统越来越脱离生产需求,越来越不接地气。所以,地区农科所和省级农科院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出路,合理搭建农业科技研发的资源结构。
有来自基层的科技人员很担心未来出路,这本身是好事情。基层科技人员的这种焦虑是在当前科技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大背景的冲击下对科技资源结构与自身利益的长远思虑,也是对未来改革与创新方向的有益探索。
从目前看,科企合作的形式比较好,比较灵活,能做到进退有余,对企业和科技人员都比较有利。科技人员到企业去,要看准了再干。科企合作、兼职、挂职、全职等各种形式都可以,但不要冲动。因为企业是多种多样,社会是动态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模式。如能施行科企合作育种会比较好,而且很灵活,有缓冲余地和试探着往前行,比较符合当前科技人员的心理状态。
不要以为所有地区农科所都能转型到企业。因为企业用不了那么多研发力量,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必然破产或转型。所以科研机构选择合作企业,须慎重。关键是育种者自己掌握过硬的技术和种质基础,同时善于商业育种的研发管理。
科技人员到企业去,必须明白个体经验育种已经越来越走不通。即使是个人或小课题组的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也都需要改革和创新,再不能沿着一些玉米专家、教授和院士们已经走不通的思路从事育种研发和管理。到企业去参与竞争,需要有个pipeline式的好团队,其结构与管理符合商业育种要求,并在种质改良和创新上有较丰富的积累。关键是提高自己的育种能力建设。这样与企业合作才能有优势。
总之,基层科技人员不要慌了神。要想一想自己怎样适应商业育种的改革与创新需求,首当其冲的是改变自己的思想,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未来科技人员不但要竞争国家的科研项目与经费,还要竞争科企合作。社会上有许多民间育种者,自费搞育种,南繁北育,工作和生活都很艰辛。他们是对体制内育种研发系统的强有力挑战,更加剧了育种研发的竞争局面。特别是西南地区,许多个体育种者和小企业,虽然科技资源不足,基础较差,但他们抛弃了科研机构僵化的育种思路与方向,采用创新的技术路线,大刀阔斧地开展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在西南玉米种业市场成功地挤走了跨国公司的产品,基本上恢复了民族种业的地盘。
这些体制外的育种科技资源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灵活多变的运行机制。他们基本上不受各类权威?含作物育种院士中国特色的狭隘思维蛊惑,也不受行业管理体制的束缚,能够横冲直撞,也比较善于找到和利用修订后种子法的空隙和漏洞,其中有些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就像四十年前的登海一样,他们当中必定有人在实践能力上超过专家、教授、院士和权威。不但能创造科技成果,还会积累个人与社会财富。但这其中大部分人毕竟素养不够,落在他们头上的机遇没有那么多,毕竟全国的农业科技资源都在过剩,谁也逃不脱大洗牌的命运,他们更是加剧了资源过剩状态,且处于激烈竞争的漩涡,所以他们中的多数人未来前景黯淡。
新修订的种子法不尽如人意,有人形容为半截子法律,必将令管理者作茧自缚,疲于奔命。但修订过程所显示的民心向背已经使管理部门不得不做一些改革措施,不可能再施行极端官僚主义的品种审定管理办法,也不可能固守原来那套反智反科学的品种审定标准,且不说那是一套极端腐败的管理制度。
随着品种试验渠道多元化和审定标准宽松化,育种科技人员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白热化。它的好处就是释放出创新积极性,哪怕只释放出百分之一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白热化竞争必然催生创新、必然提高育种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催生了企业对育种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育种科技资源的分化将是必然趋势,是迟早要发生的。为了1个创新,哪怕释放出99个妖魔鬼怪也是值得的。那百分之一的创新一旦进入市场,将引领全国的育种方向,并击垮那99个妖魔鬼怪。这就是市场竞争的奥妙。何况,将要释放出来的创新能量绝不只是百分之一。
修订种子法以后,国家和各地方审定的新品种犹如“井喷”,这将加剧种业的产能过剩。但我们要反思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真的需要那么多品种吗?我们的种子产业需要那么多结构单一而又不清不楚和管理混乱的育种者队伍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且不说目前“井喷”的品种并没有完善育种流程管理,绝大多数品种还是落后育种思路和育种技术的落后产品,并没有明显的创新,也没有经过严格的育种流程检验,绝大多数新品种只是半成品。因此,管理部门不要被眼前的“井喷”现象吓唬住,一两年以后,企业会冷静下来,大多数品种只是一堆新的垃圾而已。
科技人员不但要竞争科技项目,很快就要竞争科企合作机会了。到那时,竞争的大部分主动权将转移到企业。所以,育种科技人员必须坚定不移地调整育种方向,坚定不移地修正育种技术路线,还要把这两个坚定不移落实到种质改良和种质创新。即把理论与技术落实到产品创新。这才有实力参与竞争。不管企业性质与规模大小,也不管科研机构的性质和大小,都必须把握正确的育种方向和正确的育种技术路线。这是没有疑问的。
再下一步,科技人员之间要以适当方式联合起来,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合作。联合的动力是市场机制。这个趋势现在已经开始,虽然只是探索,但将会成为基层科研机构必须抉择的方向性问题。如果搭不上车,许多人恐怕就撵不上历史车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