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阿根廷现代农业发展及其启示


图commons.wikimedia.org

(本文根据植保(中国)协会生物技术分会主席张永生博士在11月20日生物育种产业战略与发展论坛的发言整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探讨中国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不妨换一个角度看一看其它国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甚至是他们的教训,是不是对我们有一些启示和借鉴

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两个重要的农业大国,和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在近十几二十年来,这两个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他们利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从粮食的紧缺国,迅速成长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他们通过农业产业化的进展,不仅保障了本国的粮食安全,而且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成为“世界粮仓”。


有很多引擎来驱动巴西和阿根廷农业产业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是对新技术的采用采取了非常开放的态度,而新技术典型的代表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以巴西为例,现在巴西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巴西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有三大类,第一个是大豆,第二个玉米,还有棉花。我们从曲线可以看出来的,巴西批准转基因大豆比较早,大约上世纪90年末,2004年以后推广比较迅速。2011年巴西超过85%的大豆种植都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棉花的普及率也超过了40%。2008年巴西才批准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2012年普及率达到约75%。在过去三年巴西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另外一个指标巴西玉米单产也明显提高,可以看出转基因技术的采用大大促进了巴西玉米的生产。


从历史数据来看,从1996年到2011年,巴西种植生物技术作物直接的经济效益总和大概是达到了119亿美金,其中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分别贡献了约49%、47%和4%。从类别来看,对经济效益的贡献,成本减少约占37%,产量提高约占44%,还有产业化是19%。


让我们看另外一个国家阿根廷,有一些情况也是类似的。从历史数据来看,农业增长的几个要素包括技术、投资、肥料、劳动力和土地中,最主要的驱动引擎还是技术。对新技术的广泛采用是促进阿根廷农业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其中有哪些技术在阿根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里列了一些,第一个是免耕技术。免耕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其它整合了大规模机械化,先进的作物管理,还有新型除草剂的使用,以及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推广。第二,新的遗传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推广。比如,阿根廷政府为了新的转基因品系被尽快利用,从政策上缩短审批时间。还有其他的因素,包括农化产品和化肥的使用,还有新型谷物仓储系统,以及精准农业的尝试。


从1980年到2010年,阿根廷农业各项新技术的采用,其中有两项比较突出。第一个是免耕技术。免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在持续的增长。从90年末开始的转基因作物应用,大大促进了免耕的应用。现在阿根廷在全国作物种植面积约75%是免耕。第二,从九十年代末转基因作物,尤其是抗除草剂作物应用。免耕的应用大幅度减少甚至停止了土壤侵蚀和流失,改善土地碳平衡,减少燃料消耗,因为减少了耕地作业。

这张图说明巴西和阿根廷从一个非常原始的农业状态,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发展到今天,朝着一个规模化,机械化,还有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我们看这两个国家农业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这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的因素促成了这个结果。比如,政策和法规体系,这两国调整法规积极缩短新转化事件的审批时间;新技术的推广体系,如成立一些农社合作组织;还有知识产权保护,只有知识产权保护到位,技术公司才愿意去持续的投资;还包括配套上的一些金融和农业信贷政策。但这些促进因素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对新技术的采用,尤其是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首先,这两个国家都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他们发展的重要目标;第二,他们采取了一个积极开放的战略,在生物技术推广应用上,一方面政府大力扶持本地研发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加强他们的竞争能力。比如说巴西农科院自主研发的抗病毒豆子即将上市,是本土研发机构自主研发的转基因作物产品,接近了商业化。阿根廷科学家也积极开发抗旱甘蔗、抗旱玉米和大豆等。同时,在加强本地研发的同时,这两个国家非常注重广泛的国际合作,不仅是上游的研发,也包括在商业上,通过积极的国际合作,引进新的技术,引进新的理念,最终通过合作来促进本国研发和商业化能力和进展。而且借此机会参与到全球的产业链及全球的市场。国际合作的例子,比如巴西农科院和巴斯夫合作研发了耐除草剂的大豆,并已获得商业化;巴西和美国等有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进行攻关。

巴西和阿根廷对农业生物技术采取积极开放的战略,对我们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也许是一个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