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市网】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 义务支教10余年传递青春正能量
7月7日,孙伟踏上了回武汉的列车,但他又在计划着8月份的一桩事:带十来位留守儿童到宁波看望打工的父母。
孙伟是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他和另外10名志愿者,过去一年时间在贵州乌蒙山区的为民小学、大石小学以及本禹希望小学支教。
虽然这11名志愿者结束了一年的支教相继离开贵州,但是支教点不必担心下学期没有老师来上课。因为在他们离开之前,下一届的11名支教志愿者已在6月底前交接好工作,这是服务队10多年来连续坚持的传统。
“给山里娃不一样的世界”
孙伟和另外4名志愿者的支教点是在大石小学,全校98名学生,但是当地只有3位教师。“如果没有华中农大的支教生,学校早办不下去了。假如学校没了,现在最远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的孩子,不知道还要多翻几座山。”该校校长王成范说。
“每一届支教志愿者到校后,除了传统的支教帮扶外,还会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孙伟说,过去的一年时间,队员们主要开展有“教室明亮计划”、“暖心3个1”等活动,而他自己,就是想多带“山里娃看世界”,让山里娃感受不一样的山外世界。
今年5月下旬,孙伟策划发起的“山里娃看世界”活动在贵阳落地,12名从未出过远门的学生,3天的时间里,参观了甲秀楼、黔灵山公园以及贵阳美术馆等,在贵阳大剧院观看了《多彩贵州》文艺表演,以及体验城里孩子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
而在今年6月底,孙伟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的录制,他又带着4名学生去了一趟北京,在北京参观了许多有名的景点和学校。“目前正在策划的,就是带留守儿童到宁波看望父母。”孙伟说,学校目前有10多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宁波打工,家长孩子很难见上一面,而这个活动,他预计在8月份成行。
“本禹”精神全面开花
徐本禹,对于贵州人来说并不陌生。1999年,他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就开始了他的志愿服务,资助比自己更贫困的学生、为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捐款……2003年,他考取本校硕士研究生,却毅然决定到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义务支教两年,2005年返校读研。
在他志愿服务精神感召下,华中农业大学成立了“本禹志愿服务队”。而“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2006年被纳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十余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以接力方式向贵州省三所山村小学和湖北的一所村小累计派遣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近百名,极大地改善了支教地的办学条件。
“本禹志愿服务队”面向社会募捐图书10余万册,为20余所山村小学建立了图书室;为支教地贫困学生筹得价值110余万元的物资和200余万元的助学资金,资助千余名贫困儿童及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开通“阡陌学堂”在线支教课堂,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艺术体验课等“第二课堂”课程,开展“大手牵小手·笑眼看世界”支教地留守儿童城市体验行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了“贵州乡村教师来汉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已有30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搭建起学校与支教地合作的桥梁,利用学校在农业领域的优势为支教地发展提供支撑。
目前,“本禹志愿服务队”拥有分队21支,核心志愿者1200余名。同时,学校划拨20万元专款,设立“本禹志愿服务基金”,立项支持志愿者(团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