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17年,坚持农科教合作协同育人
17年,农科教合作协同育人
——华中农业大学探索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纪实
拉网、给鱼打催产针,偶尔还要守夜观察鱼塘情况……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2010级本科生刘凯旋每天的实习生活就是这样在野外度过的。这也是华中农业大学构建农科教合作协同育人新机制、实施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
学校党委书记李忠云介绍说,华中农业大学对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始于1997年,在17年的讨论中,对该机制的探索逐步深入,变成师生的自觉行动,最终形成了“校内协同、校地协同、科教协同”的培养模式。
校内协同,每名学生有自己的“一块地”
长期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育人的核心。“知行合一、手脑并用”,这是学校坚持了多年的优良校风。学校校长邓秀新认为,对农科和涉农专业的学生来讲,死读书、不实践,很可能就“不识稻黍、不辨菽麦”,参加专业实践则是将理论知识升华的最佳途径。
从大二开始,每名涉农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一块地”,在校内的植物生产类教学实习基地分到至少30平方米的“责任田”。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负责管理相应田块。通过种、管、收全过程的参与,学生可以系统掌握稻、麦、棉、油菜等四大作物种植管理的基本技术。
如果再算上水产养殖类、动物生产类、果树丰产示范观光园、机电工程训练中心、食品工程训练中心等,学校配置的9类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每年可接纳2万余名学生进行生产实践。
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学校四年一度的实践教学思想大讨论从未间断。最近一次讨论是在2011年,这一年也被确定为华中农大本科教学“实践教学年”。15场实践教学专题研讨会和一系列实习现场观察调研,让全校教师对实践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校地协同,让学生走出去开阔视野
刘凯旋所在的黄冈实习点是学校水产学院2010年本科实习的21个校外基地之一。今年,水产学院三年级的本科生被分成21个组,每组6到15名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分赴各个点进行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四大家鱼繁育、名优水产品的接种繁育等。刘凯旋告诉记者,虽然实习很辛苦却很值得,“能学到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这种经历特别宝贵”。
像水产学院这样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在华中农业大学有260多个。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该校探索“校内协同、校地协同、科教协同”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学生“走出校园、开拓眼界”,实现“内外兼修”,该校加强校地合作,启动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135工程”,着力建设10个核心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建设30个校外实习基地,总体建设50个优质的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相互补充的实践育人平台。
据邓秀新介绍,在“135工程”的带动下,农科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得以全部走出校园,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教学实习。
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受惠者显然不仅仅只有学生,更广义的受惠者还包括农民。2011年以来,该校400余名学生、30多位教师到基地进行课题研究、实习和社会实践,为地方培训农技人员400余人次。校地在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合作开展科技攻关,为地方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教协同,增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头顶草帽,脚蹬胶靴,在田间开展实验,学校农学专业0901班学生刘金龙在50多天的实习生活中过得很充实:“能够下到地里亲身参与科研,感觉收获很多,有些知识在书本上是学不来的。”
不仅要让学生会动手,还要让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以此来指导动手操作。结合新的发展思路,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从传统的培养农业专业应用型人才,转变为培养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为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从2007年到2012年,学校资助了1238项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其中有340项申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仅2012年一年,学校得到的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额度就达到300万元。
学生通过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熟悉了国情、熟悉了“三农”,在平常生活中引发各种思考,增强了科研创新能力。
“要是有能在雨天自动关闭的窗户就好了!”学校工学院机制0907班学生刘奇在瓢泼大雨后清理窗口被浇湿的书本时想到。2011年底,刘奇在指导教师王树才的帮助下,做出了一个防雨自动窗。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该发明获得国家一等奖,日前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近年来,一系列的改革使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校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从30%提高到45%左右,年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左右。2009年,学校还入选全国首批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所高校。(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刘涛 实习生 杨保华)
《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25日第8版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