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生态种养殖模式试验示范技术要点

湖南永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国家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依托,引进“水稻+”生态种养殖技术,2016年在便江镇湘阴渡前进农庄开展“稻+鱼”生态种养模式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00亩。对“稻+鱼”种养模式进行试验示范在永兴还是首次。

“稻+鱼”生态种养模式,结合湘阴渡优质农业资源和永兴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水双收、鱼米兼收,它既缓解鱼粮争地矛盾,又净化养殖水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单一的水稻生产和水产养殖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前者有化肥流失及农药残留的风险,后者有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

鱼稻共生,不仅给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鱼的排泄物还为水稻提供了养分,同时稻株上的害虫可被田里的鱼吃掉,使水稻可以在不施肥,不打药条件下正常生长收获。鱼和水稻形成一个生物微循环链,既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又可生产高端稻米。对“稻+鱼”生态种养模式进行试验示范和有效推广,对促进永兴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稻+鱼”生态种养模式试验示范技术要点:

一、预期目标

亩产稻谷500公斤,鲜鱼180公斤,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

二、稻田改造

5月12日至19日开挖鱼沟、鱼凼,加宽加固田埂,进行稻田改造工程。鱼沟宽50?,沟深50cm,鱼凼深60-80cm,宽2-3m。田块对称方向建排灌水口,且与鱼沟、鱼坑互通,可根据田块条件挖环形或十字形田沟。排灌水口安装防逃鱼栅。

三、育秧准备

(一)品种选择。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稻田常被水泡,水稻易倒伏,病害多。因此,应选择抗倒伏性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水稻高产品种。本试验选用粳稻新品种甬优538、春优84作一季中稻栽培。

(二)播种日期。4月25日。

(三)育秧方式。旱育保姆拌种,湿润育秧。

四、秧苗移栽

秧龄25-30天,叶龄5-6叶适时移栽。株行距7×8寸,每亩插足基本苗1.0-1.1万丛。实际移栽日期5月29日—30日。

五、鱼苗放养

秧苗返青后即可放养鱼苗。放养品种为禾花鱼。①放养密度与个体规格:每亩放养1000尾左右。鱼苗规格1.5cm。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苗种。②稻田耕种及苗种消毒:稻田按常规用量施足有机肥,秧苗返青后逐渐加深水位即可投放鱼苗,投苗时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浸泡3-5分钟,以杀灭体表寄生虫及感染水霉。③投苗应选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回避高温烈日天气。实际放养鱼苗日期6月4日。

六、田间管理

(一)安装绿色防控器。对“稻+鱼”试验示范基地安装二化螟性引诱器,每亩2台,防控二化螟发生,减少农药施用,达到绿色、环保、安全的目的。

(二)田间施肥与晒田:以使用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每亩尿素25公斤左右,施放时注意不要撒到沟坑内,高温期间应减少或停喂饵料,观察鱼是否缺氧,如有异常应加注新水, 加深水位。

(三)农药使用:选用低毒高效品牌的农药。

(四)水位水质调节:插秧至分蘖期,为加快水稻生根分蘖,在保证鱼生存生长的前提下,以保持浅水为主,以后逐渐加高水位,保障水稻、鱼生长需求。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显黄绿色。

(五)饲料质量与投喂方法:个体重50g以上的投粗蛋白质28% 以上的浮水膨化料,日投饵率2-5% 。诱食时先将饵料分别撒在沟、坑内,逐步驯化集中定点,每天分两次投喂,水温高于30℃时应减少投饵量。

(六)病害防控:鱼常见病害为水霉、赤皮病、车轮虫、小瓜虫,以防为主,每月向沟、坑内泼撒一次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0-15公斤,或漂白粉1g/m3。寄生虫类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用量分别为0.5g/m3和 0.2g/m3。

(七)防农药中毒。常规灌水、洪水期间,要严格控制,防止农药污染的水进入田间;

(八)鸟害防治。鱼苗下田前,做好鸟害防御设施。主要是采用物理方法通过光、声等对鸟形成威慑。利用废旧光碟呈“井”字型挂在稻田中,通过光碟闪动对鸟产生震慑作用。

前进农庄是永兴县规模较大的农庄,交通便利,水利设施齐全,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餐饮游玩于一体,来此休闲观光、娱乐消费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前进农庄开展“稻+鱼”生态种养殖模式试验示范,既可组织农户、农技人员前来观摩学习,又可安排游客垂钓玩乐,极大发挥试验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