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麦品质受损 农民遭遇“卖粮难”(图)

6月20日,安徽定远县严桥粮站工作人员在介绍检测的小麦不完善粒指标,大部分待售小麦不完善粒远超过8%的最低标准。

正值夏粮收购时节,然而在安徽多个小麦主产区却出现了小麦大面积滞销,农民“卖粮难”、粮站“收粮难”的两难情况。

6月初,安徽部分地区小麦在成熟收割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导致不完善粒比重偏高,达不到国家关于托市小麦收购不完善粒比例不超过8%的最低标准。在安徽怀远县魏庄粮库和其分库张店分库门口,数百辆等待卖粮的车排起了数公里的队伍,多数卖粮农民已在此等候五六天。与粮库外的“热闹”相比,粮库里则显得“冷清”,多数粮仓大门紧闭,输粮传送带闲置在一旁。

安徽滁州农源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房庆虎今年收获约40万斤小麦,经检验所有小麦不完善粒比例达15.7%,超过托市收购8%的最低标准。为了筹措下一季的种植资金,房庆虎以0.85元/斤的价格卖出10万斤小麦给面粉企业,除去种植成本,房庆虎说他还亏了不少钱。如今,房庆虎剩余的30万斤小麦依然堆在粮仓里找不到销路。

在农民“卖粮难”的同时,不少粮站却是“收粮难”。记者在安徽定远县严桥粮站看到,这里挂出了每斤1.18元的最低保护价,同时将小麦不同等级要求也公示在外,方便售粮农民查看。该粮站工作人员介绍,农民拉来的小麦90%以上不完善粒超标,启动托市两个多星期,交售成功的并不多。定远县粮食局负责人说,目前全县15个托市收购点工作人员都在岗,只要粮食合格就收,不限收、不拒收、不停磅。

针对部分地区小麦不完善粒比例偏高的问题,安徽各地粮食部门也在积极应对,主动对接种粮大户,帮助粮农联系用粮企业,鼓励饲料加工、工业用粮等企业积极入市,缓解农民售粮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