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更需支持和关爱
每年麦收季节,各地都会严防死守秸秆焚烧,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一些过激言论也不时见诸报端。但是,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来说,却一直不温不火,发展较滞缓,并没有像其他新能源一样受到青睐。
地球上存在大量的生物质资源,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可以满足各种形式的能源需求,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可用来发电,也可以加工成生物固体燃料,还可以转化为气体或者液体燃料,其储藏和运输都较为方便。
我国目前生物质能的发展主要以农林废弃物为主,据资料统计,2014年农业废弃物主要是农作物秸秆,可利用总量折合标准煤约为4.4亿吨,林业废弃物约为2亿吨标煤,禽畜粪便0.28亿吨标煤,生活垃圾0.12吨标煤,废水废渣0.2亿吨标煤。主要的利用方式有生物质发电,加工转化为固体、气体、液体燃料等。
但是,生物质能的利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中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但利用量仅为2200万吨标准煤,利用率不足1/20。每年大量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与大量生物质能源被抛弃对应的是,以秸秆等生物质为燃料的发电厂却因原料短缺,频频曝出运营危机。我省也曾经有多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因运营方面的问题而陷入困境,甚至有的已经关门。
这也与我国的国情相关,生物质资源多为农林废弃物,并不是来自规模化种植,这也造成了原料收集难和成本高。由于农业生产相对比较分散,收集运输成本较高,农民往往将大部分秸秆丢弃或焚烧。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国家及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生物质能源领域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技术水平较低,也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技术创新和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但是,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化石能源的不足、调节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气候环境,还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不可或缺。并且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产业规模也在持续成长,但作为一个处于商业化与产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的新兴行业,其开发利用还不能实现市场自发调节,更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关爱。
责任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