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每天外销蔬菜7000吨

在甘肃省榆中县榆中顺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采访蔬菜销售情况时了解到,我市每天外销蔬菜7000吨。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蔬菜育苗基地、生产基地、设施农业标准园区、品牌建设、扩大宣传推介为抓手,逐步扩大高原夏菜特色产业规模。2015年底,全市种植面积达到99.5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的28%,产量达到283万吨。主要分布在榆中县川水地区及马坡、新营、银山等二阴山区,永登县庄浪河川及民乐、通远、坪城等西北片,皋兰县、七里河、红古、西固的所有乡镇及兰州新区。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20多个省市、及香港、澳门地区的近100 个市场。2016年,全市计划新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3.5万亩,预计累计达到103万亩。
5月下旬蔬菜上市之前,市农委巳走访榆中县各蔬菜保鲜企业,调查蔬菜保鲜库出租及蔬菜收购准备情况。近日,有媒体网络报道“时值兰州高原夏菜集中上市季,因菜价持续低迷,滞销蔬菜倾倒河沟,上演菜贱伤农事件”。市农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前往榆中县等蔬菜主产地及销售市场、保鲜菜库开展调查。榆中县今年上茬蔬菜种植面积达24.98万亩,预计总产量62万吨。主要品种为花椰菜、青梗散花菜、西兰花、芹菜、大白菜、娃娃菜、青笋、红笋、芥蓝等。从5月中旬陆续上市销售,目前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对偏低,其中散花菜、青笋下降幅度较大。这个价格的下降是在去年价格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的回归。如去年农民销售的散花菜一个卖20多元,今年卖3、4元个,亩收入仍达5000多元,远远高于种植其他作物。目前各类蔬菜售价均高于成本。在核查中发现,发生倾倒的主要是遭受低温、病虫害和未达到收购标准的蔬菜,以及收购、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菜叶。
据了解,造成近期高原夏菜价格回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国性蔬菜供应过剩。今年,农业供给侧改革调减1000万亩粮食面积,内蒙、河南、河北等地也开始大面积发展蔬菜种植,加之元月份全国性极寒天气后,前四个月蔬菜价格居高不下,调动了蔬菜种植积极性,初步估计今年全国蔬菜面积扩大40% 以上。二是上市茬口出现集中拥挤。因地区海拔及气候温差等特性,往年我市高原夏菜从6月份开始陆续梯次上市,同时填补南方市场蔬菜生产淡季。由于去年早期上市的蔬菜价格较高,菜农普遍抢抓早期茬口,今年提前一个月上市。三是南方地产菜未退市。往年六月南方巳经出现高温,不能生产蔬菜。但今年南方各省普遍凉爽,温度适合蔬菜生长,南方地产菜未退市,甚至也出现过剩。从而和高原夏菜上市期发生集中拥挤的“撞车”现象。四是部分菜品品质未达收购要求。受早期低温影响,有些蔬菜生长过程中发生低温冻害、抽薹。又因往年价格较好,菜农心理价位较高,有时为了等待行情错过了最佳收获期,菜品品质达不到商品要求。五是南方市场消费能力下降。由于南方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流动务工人员明显减少,市场消费能力下降,对我市高原夏菜外销量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近期蔬菜消费难的问题,市农委和县农业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发动经销商充分利用冷库满负荷收购蔬菜。二是与大青山蔬菜销售市场、张苏滩市场、龙呈华泰市场(原绿色市场对面)联系,设立高原夏菜销售专区,准许菜农免费进场交易,由县区农牧局统一组织有意愿的农户、合作社入场销售,并通过兰州电视台、报纸和新媒体、手机短信等途径向农民广泛宣传。县区农牧部门派专人在各市场服务。三是与商务局联系协调农超对接引导农户主动加强与市区大型企业及餐饮行业沟通对接,拓宽蔬菜直销渠道。四是建立产销对接的微信、QQ群通报供求信息。五是在农业部、商务部网站上发布供货信息。六是广泛宣传引导农户错开种植茬口,梯次上市,动员农户改变以往坐等上门收购的心态,走出去主动外销。
据介绍,为推动我市高原夏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市农委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提质增效。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在产业优势区扶持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发挥现有科技力量,大力引进、试验、示范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积极调整蔬菜种植品种和茬口,提升产品效益。二是加强产销对接。稳步推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依托“互联网十”等新业态发展,建立农村电商、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同时争取将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纳入地方政策性保险范畴并开展试点工作,保护菜农利益。三是大力宣传推介。继续扶持培育“兰州高原夏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品牌,统一包装设计、品牌标识,采用媒体宣传、外埠推进等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外埠销售市场。四是加强科技服务。建立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点制度,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信息与销售服务;采用各类形式搞好科技培训,使农民熟练掌握高原夏菜的种植及田间管理等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