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常见的几种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炭疽病

症状:幼苗染病,在近地面茎上出现水浸状病斑,叶上病斑近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茎和叶柄染病,病部为稍凹陷长圆形病斑;果实染病,病部凹陷开裂,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粘稠物。
防治方法:(1)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3年以上轮作(2)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二、叶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真叶染病初见褐色小点,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稍隆起,病健部界限明显,但轮纹不明显,边缘呈水浸状,几个病斑汇合成大斑,致叶片干枯。果实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病菌可侵入果肉,形成果腐。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瓜留种。种子用0.3%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 (2)轮作倒茬,不与葫芦科作物连作。 (3)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防止大水漫灌,早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深埋或烧毁。(4)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花叶病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绿与浓绿镶嵌的花斑,叶片变小,叶面皱缩,凹凸不平、卷曲。驻蔓扭曲萎缩,植株矮化,瓜小,果面有浓淡相间斑驳,或轻微鼓突状凸起。

防治方法:(1)以栽培防病为主,及时灭蚜。(2)种子处理,用55度温水浸种20分钟后移人冷水中冷却,再催芽、播种。(3)培育壮苗、适期定植。整枝打杈及授粉等农事操作不要碰伤叶蔓,防止接触传染。(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抗病力。(5)发现蚜虫及时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甜瓜白粉病

⑴主要症状。在甜瓜全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为害叶柄和茎蔓。叶片发病,初期在叶正、背面出现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展呈白色圆形粉斑,多个病斑相互连接,使叶面布满白粉。随病害发展,粉斑颜色逐渐变为灰白色,后期偶有在粉层下产生黑色小点。最后病叶枯黄坏死。

⑵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在保护地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其它寄主上为害越冬。借气流和雨水传播。病菌喜温,亦耐干燥,高温干燥和潮湿交替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高湿条件适宜发病。生长中后期植株生长衰弱发病严重。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⑶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要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白粉病品种;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后期脱肥;生长期加强管理,注意通风透光。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农抗120或武夷菌素200~300倍液,或40%福星(新星)乳油80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6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4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交替喷雾。保护地种植,发病初期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1千克/亩喷粉,防治效果理想。

四、蔓枯病

1.症状

主要危害瓜蔓,主蔓侧蔓都易发病,发病部位常在植株茎蔓的近基部。病斑开始在近节部呈淡黄色,油浸状斑、稍凹陷、病斑椭圆形至梭形,病部易裂,并分泌出黄褐色胶状物,干燥后呈红褐色,或黑色块状。生长后期病部逐渐干枯凹陷、呈灰白色,表面散生小黑点。叶和果实也可受害,叶片上病斑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叶缘老病斑上有小黑点,病叶干枯呈星状破裂。果实上初期产生水浸状,病斑中央变褐色坏死斑,呈星状干裂,引起瓜腐烂,果实膨大到成熟期发病猛,蔓延迅速,严重时会造成绝收。厚皮甜瓜(哈蜜瓜型)易感病,薄皮甜瓜(普通甜瓜)抗病性较强。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此病由球腔菌感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可在病残体上、土壤里越冬,种子表面也能带菌。病菌靠风、雨传播。病菌可从茎的节间、叶和叶缘水孔及伤品侵入。高温高湿、叶蔓茂密、通风不良、缺肥、植株长势弱均易发病,重茬地、低洼地发病重,施肥和整蔓造成伤口,病菌易侵染。

3.防治方法

实行2~3年的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

播前种子消毒。 用70℃的热水烫干种子10分钟,水的体积是种子体积的3倍,烫种时要不停地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朵麦可1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雷多米尔加百菌清至糊状涂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