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模式符合中国主粮农业发展的国情

2015年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用工业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将工业思想运用到农业上,特别符合我国的国情、农情和民情,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中国农业需要探索的可以解决“三农”多重矛盾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建设新农村需要工业化组织体系

农村资源匮乏,缺少教育、缺少医疗、缺少文化、缺少资金、更缺少人气。因此,农村有需要外围资源的进入,带领和帮扶农民创造幸福生活,这是农民的渴盼,是农业的基石,也是农村的需要。我们必须将工商业资源与农业资源相融合,建设新农村需要工业化组织体系,才可打造农工商的多重价值创造。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几十年的补给促进工业进步,今天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工业反哺农业不但可以有效推进“三农”协调发展,客观上也推动工商企业自身的创新,更可成为新常态下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工业反哺农业,是客观现实、客观需要,也是对于工业自身优秀体系、文化、产能等资源的再利用。工商领域几十年积累、沉淀的多重生产力要素、特别是优秀企业家资源、大企业组织资源以及其携带的人才、文化、资本、体制、模式、管理、理念、价值观等要素对现在的农业和农村来讲,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工业反哺农业,在实现农村资源汇聚、价值叠加的同时,也实质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创新发展。

工业化是组织化、是企业化,用企业化组织模式进行现代大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与农民土地资源和农村自然山水资源形成联结机制和组织化体系,是主粮农业因地制宜进行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的有效形式。建立组织载体,形成可执行可操作的落地“抓手”,才可能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