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和拜耳收购战背后的交锋

孟山都公司曾经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两次对于瑞士先正达公司和一次对于德国拜耳公司发出收购要约,但是都没有得到成功。原因无非有两个:第一,出价还没有到位;第二,孟山都的激进战略和文化让各公司股东和管理层望而生畏。

基于对孟山都公司“整体解决方案”的长远发展战略的理解,笔者曾在今年二月初撰文,预期孟山都公司将在不远的将来,会再次发起对于拜耳公司的收购要约。

但令我大跌眼镜的是,还没有等到孟山都公司出手,德国拜耳公司首先对孟山都公司发出了每股作价122美元,总金额620亿美元的反收购邀约,溢价37%,可谓石破天惊。

大约一年前,在孟山都发起对先正达公司收购邀约之时,美国华尔街的一些不靠谱的分析员认为:因为生物技术和种子业务增长乏力,孟山都公司希望通过收购先正达公司回归传统农化业务。他们根本就没有读懂孟山都公司的抱负或“野心”。

单一的产品或技术再强再大,那仍然是客户可以任意选择或者不选择的“菜”,这即不是孟山都公司的资源禀赋所在,也并不符合孟山都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孟山都从生物技术到种子业务,从农化业务到农机配套和技术,从农业气象服务到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开发和整合,孟山都在力图打造新型农业生产的“操作系统”。

孟山都公司邀约收购先正达公司或拜耳公司,是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与回归农化无关,与短期业务受阻无关,是其补足农化短板,并沿其既定方针发展的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也许拜耳公司读懂了孟山都的战略意图和升级“路径”,拜耳便利用其当下财大气粗的优势地位,并联合了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提出了收购孟山都公司的邀约 – 颇有先下手为强的阻击意味。

这是一场传统公司与非传统公司之间的交锋,是新旧发展观之间的较量。

- 先正达、拜耳、巴斯夫、杜邦、陶氏等一直自认为是农业领域的“武林正宗”,师出名门,传承有序;而孟山都则被认为是“明教”类的“魔教”,武功虽高,但鲜有被公众认可的冠冕堂皇的价值观主张,亦正亦邪。

- 产品研发、技术过硬、质量上乘和规模经营是拜耳等传统企业的竞争利器;技术创新、跨界竞争,营造生态和资本主导是孟山都公司的致胜法宝。

- 彼此尊重、有序竞争和此消彼长是中土武林人士所熟悉和尊崇的行规;实力说话、野蛮生长和唯我独尊是孟山都所信奉和推行的生存法则。

在传统企业纷纷败退之际,拜耳终于举起了保卫传统的义旗,并联合美国银行、瑞士信贷、汇丰控股、高盛集团及摩根大通等“义士”对于跨界的“野蛮人”孟山都公司展开同仇敌忾的围剿。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投资行为,不仅仅是要把生物和种子技术重新纳入到传统技术和解决方案本身的努力,同时更是欧美所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保卫战。传统贵族容不得暴发户的恣意妄为,在拜耳和它的小伙伴们看来,“黑客”也可以被收买成为打造防火墙的骨灰级高手。

可以想见,如果拜耳收购成功,孟山都不断颠覆传统的锐气将不复存在,其现有技术和业务将被实际肢解为不同的“APP”,为传统产业提供服务。

在“外来势力”的围堵和资本市场的强大压力下,孟山都高手能否突围的关键,是看现有股东的定力以及其在资本市场的“朋友圈”的号召力。

据我判断,孟山都的股东和管理层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联合野蛮资本进行保卫甚至反收购,继续上演在农业领域呼风唤雨的棋局。

资本市场与价值观主导的争夺战仍在继续。我仍期待孟山都反向收购拜耳的要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