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站:科研人员的“职业病”
这是笔者第二次来到垦丰种业佳木斯水稻育种站。
正值插秧时节,走在长长的池埂上,一片片试验田仿佛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田里无数可爱的绿色小精灵,整齐地排着队,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在风中争相舞蹈,舞姿迥异。
这些绿色小精灵的身份各有不同,从F1代到F8代,共计3万余份,是采取常规育种与多途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创新引进耐寒、多抗、广适性资源,利用高鉴定强度和选择压力,大规模研发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经过这一次次的选拔,说不定哪个品种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主食。而能否让这些品种尽早走向市场,则主要取决于育种家对其表现型的长期观察鉴定,进而对其基因型的有效选择、组合、调控和并加以精细化管理。
“现在育种和过去不同了,科技人员除了要继续时刻的到田间地头观察,还要不断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转变育种方向和目标,不断学习,借助新兴技术辅助育种,要对各环节工作进行有效的细化分析,严格监管,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样才能提高育种效率。”垦丰种业水稻育种首席科学家徐希德站在试验田里,一边忙着指导插秧,一边介绍说。
徐希德管理着佳木斯水稻育种站,试验面积共135亩的园区现有10名育种人员。
用科研人员的话说,育种站就是他们的家,吃在这、住在这、用心打理着这片家园。宗淑娟正在给自己繁育的盆栽换土:“这些花过几天就要移栽到之前规划设计好的地方了。”有趣的是,宗淑娟为每一株花都整齐地插上了标签,俨然育种工作者的“职业病”。不仅宗淑娟,这样的“职业病”几乎在每个育种人员做的每件小事上都会体现。虽然天天和泥土打交道,但育种站处处整洁有序,设备机械排放整齐,科技人员的宿舍干净舒适,园区内的空地上栽种的果树和各种蔬菜高矮错落有致。
好的工作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更是执行力的体现。在这个特殊的科研队伍里,年龄最小的是刚出校门的硕士研究生赵洋,年纪大的莫过于徐希德了,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全能工,就连雇来的工人,也能走进田间调查育种材料。
“育种更要育人。育种人要全面掌握育种知识和技能,更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这是徐希德常说的话。虽然身在中国最北部,但几乎这里的每个育种人都要经历南繁。每年的南繁,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次年度“修行”,是一次劳心劳力的持续攻坚。每次在接到南繁任务后,育种家和科研人员都是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前往。放弃春节家人的团聚,放弃悠闲的假期生活,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穿梭于骄阳下的试验田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南繁任务。
近年来,垦丰种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培育优质水稻新品种。目前,徐希德带领的水稻育种团队在寒地早粳新品种选育上取得了可喜成果。培育的水稻品种“龙垦201”2016年3月份通过了黑龙江省垦区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和垦区内预试、区试和生试的材料达38份,预计2017年还会有新品种通过审定。
在育种站行走一天,时已傍晚,夕阳的余晖照在稻田水面上,倒映出育种人员的身影,实验楼在繁茂的果树花簇映衬下,也显得颇有生机和人气。
朱芳冰
责任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