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粒超标,国库不收!你还有这些出路
文章来自:“农资导报农技专家”,欢迎关注
目前,我国夏粮收获由南向北渐次展开,在此期间,降雨不断。小麦收获期间遭遇降雨会直接影响其质量,部分小麦难以达到收购标准。这些超标小麦还有什么出路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农民损失呢?
从“虫口夺粮”到“龙口夺粮”
主产区冬小麦正经受着自然灾害的考验。
今年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降水偏多,加上各地菌原基数高、品种抗性差等因素,赤霉病在常发区偏重发生。收获季的绵绵降雨,又使南方麦区小麦产量、质量再度受损。正值麦收高峰期的北方麦区,近几日却不时遭遇大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迟滞了小麦机收,原本很被看好的小麦质量徒增变数。
中储粮和粮食部门明确,为确保粮食食品安全,赤霉病小麦病粒超过3%,严禁收购入库。因此,如发现赤霉病小麦病粒较多,农民应及时进行处理。
那么,一旦发现小麦赤霉病应如何处理呢?方法有三:
风扬处理法。由于含赤霉病粒的小麦颗粒轻,可采用传统木锨风扬办法,让部分赤霉病粒随风散落到场面下风口,以降低小麦的赤霉病粒含量;
鼓风机处理法。鼓风机强风可将部分赤霉病粒吹落到下风口处,也可降低赤霉病粒含量;
过筛处理法。由于赤霉病粒的籽粒较小,比重较轻,可通过传统大筛上筛下隔的方法,降低赤霉病粒比例。
眼下,一些地区开动烘干设施,全力以赴投入烘干作业,一些粮食企业主动靠前,为农户“湿粮”归仓“支招”。
这些都是帮助农民降低损失的有效举措。然而,终有部分小麦难以达到收购标准,对于农民的卖粮诉求,托市企业爱莫能助。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小麦,制粉企业也只能望而却步。
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种粮农民是农业这个露天工厂的工人,只是很多时候,面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质量风险,他们无力把控,束手无策。
对于收获期降雨造成的不完善粒超标问题,国家及相关省份也曾出台应付灾情的一次性政策。2009年、2013年,国家将灾区不完善粒20%以内的等内小麦列入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并对不完善粒超过10%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实行单独收购、单独存放、单独统计,销售时单独定价、定向销售。2015年,安徽、湖北等省针对大部分超标小麦不能纳入托市收购范围的情况,启动了省级小麦临储收购。
给超标小麦找条出路,不仅是为了减少农民损失,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必须付出的成本。
超标低价小麦无序流通,可能引起“好坏掺兑”,也容易刺激个别制粉企业通过不规范使用添加剂等掩盖质量问题。“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给超标小麦找出路,不一定都要国家扛。去年安徽、湖北等省级政府主动作为,适时启动小麦临储,赢得社会好评。一些饲料、酒精加工企业也为农解忧,收购消化了部分超标小麦。而东北部分省份对于加工企业自购自用玉米给予补贴的做法,也给超标小麦销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粮食在田及收获期间穗发芽、感染真菌毒素等不完善粒超标的现象,屡有发生。从长远来说,有必要建立健全处理消化超标粮食的长效机制。
比如:
1.建立不安全粮食干预收购制度,集中收购,定向销售,防止扩散流入口粮市场;
2.设立粮食质量安全风险基金,依据各类企业对于粮质的不同需求,对于参与超标粮食收购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市场化收购主体入市收购;
3.在主产区建立公益性粮食烘干、整理和仓储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民卖粮的损失。
对于产业层面而言,当务之急是加紧攻关,开展粮食污染消减加工技术研究,合理利用粮食资源,多途径无害化处理“病粮”。
(文章来源:粮油市场报)
(责任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