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企里的“技术派”
编者按
任何产业里,人才都是第一位的,种业也是如此。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完善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探索年薪制、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要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效益分享比例,让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合理合法地富起来”,“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保障、社会上受尊重”。
具体到种业,就是要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保护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两位种企的育种、制种科研人员,他们都是全国劳动模范,或者从科研院所转到种企,矢志不渝地育种研发,或者在制种实践中钻研核心技术,提高制种产量,均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一番贡献,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作为种业人的荣耀
——王浩波的“甜蜜”事业
马杰 本报记者杨丹丹
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那一幕,至今深深地印在王浩波的脑海里。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劳动模范、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王浩波有幸作为全国劳模代表参会。
“我是来自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种子科技工作者,现在我们国家把种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给予大力支持,今天下午听了您的讲话,我倍感振奋鼓舞,我们决心以这个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努力,加快创新,尽快赶上国际种业巨头,为民族种业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王浩波向总书记报告说。
“好!好!好!”习总书记握住他的手,连说了三声“好”。
这已是王浩波第二次见到总书记了,但激动心情丝毫不减:“惟进步,不止步,这种荣誉让我们种业人倍感振奋和鼓舞。”王浩波说。
科研院所转企育种事业没丢
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上的丰乐大厦是当地的一座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国种业第一股”所在地。王浩波就在这座大楼里从事育种工作。
1994年,西北农业大学的蔬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浩波来到合肥市农科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西瓜、甜瓜育种。1997年,合肥市农科所并入丰乐种业,作为科研院所研究员的王浩波,角色变成了一名种企研发人员,但选种育种的这份在他看来“甜蜜的事业”一点也没丢下。
接手丰乐种业瓜菜科研任务的王浩波,重整队伍,潜心研究,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西瓜甜瓜主导品种“西农八号”“丰甜七号”等亲本的提纯改良工作。至今,这几个品种使用的亲本仍是他提纯改良的,每年销量在5万公斤以上。
为了尽快选育出市场急需的优质品种,王浩波打破了过去每次只配几十个组合的作坊式做法,曾经一次配制了400多个父本和母本的后代,大大提高了在优势组合中选取优良品种的概率。为了选育出具有突破性的品种,王浩波借鉴了在其他作物上成功使用的化学诱变技术,创新出甲基磺酸乙酯在西瓜上的应用方法。从2000年读博士时就开始研究,经过多次试验、多代选择,王浩波终于在2006年成功培育西瓜新品种“黑优美”。该品种黑皮红瓤,含糖量高达12.5%左右,现在主要在北方瓜区种植,产销量处于上升势头。
在王浩波的带领下,丰乐种业形成了商业化的育种体系,一次配制组合400多个,打破了国内一直在几十个组合中选品种的作坊式做法,选育出的“黑优美”“红与黑”“黑宝”等品种,制种产量高、易栽培、品质优,深受广大瓜农喜爱。
团队化作战商业化育种
在采访中,王浩波提的最多就是“团队”二字。“搞科研不能光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只有和团队并肩作战,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他说。
前几年,丰乐种业玉米科研刚刚启动的时候,由于管理不到位,科研人员各自为战,搞相互保密的封闭式研发,导致重复浪费、效率低下。无奈之下,丰乐种业将玉米和瓜菜的科研合并在一起,由王浩波统一组织开展。
在玉米品种研发中,王浩波按照商业化模式组建团队,探索建立玉米新组合多点测试体系。他带领大家以国内种质分群为标准,把丰乐种业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提高了育种资源利用效率。如今,玉米科研队伍已发展成为一个近20人的高效育种团队,自主选育审定品种3个。2014年,“梦玉908”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安徽省内惟一通过国审的大田玉米品种。
“育种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要用发展的眼光提前涉猎前沿科学。”王浩波说,分子育种技术已成为农作物育种领域的先锋技术,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也成为国际种业发展的潮流。在王浩波的倡导下,如今,丰乐种业引进了先进的田间育种机械设备,建成了高水平规模化的田间育种研发平台,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育种试验站点和测试网点100多个,已成为国内可以开展规模化、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三家种业企业之一。
科企合作加速育种研发
凭着基层科研人的质朴与执着“向下扎根,往上结果”,王浩波在试验田里默默坚守着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传统育种手段培育一个新品种要七八年时间,目前,我们的商业化育种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新组合的测试平台刚刚建立,还不够健全和稳定,研发目标与市场的结合紧密程度也不够,规模化测试处理田间试验数据技术仍处在较低水平。”王浩波十分清楚差距所在。
通过科企合作,加速育种研发,王浩波带领团队先后与安徽省农科院开展水稻、小麦育种合作,与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共同进行玉米育种合作,还先后与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就分子育种等前沿技术展开合作。
毕生最恋稻谷香
——制种人张理高的40年
海娇健 本报记者文洪瑛
他,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土地上,在流光溢彩的种子世界中,辛勤耕耘,用汗水和智慧换来了大地丰收的种子,农民致富的种子;他,因为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而获得“全国劳模”、“全国南繁工作先进个人”等许多荣誉。他就是江西省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状元”张理高。
张理高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家住萍乡市湘东区排上镇,从小跟着父兄在田里滚、水里泡,很快成为一名种田能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杂交水稻科研成果问世,广大农户迫切需要杂交水稻种子,于是,张理高就带领一支制种队奔赴海南三亚繁育杂交水稻种子。从那年开始,张理高和他的制种团队,每年秋末去,次年夏初归,年复一年,坚持了四十多个年头。
张理高和他的团队初去海南时,交通条件不好,要六个整天整夜才能到达制种基地;生活条件艰苦,住的是茅蓬、猪舍、牛棚,洗的是井水、河水澡,蚊子多、蛇蝎多、蜈蚣多,总是睡不好觉。
在南繁制种的头几年里,制种队尝够了艰难险阻,眼看大家皮肤晒黑了,身体消瘦了。张理高的皮肤被晒得一层层脱落下来,瘦了十来斤。但是,他并没有丝毫动摇,坚持不懈制种。萍乡南繁制种人,像滚雪球一样,队伍越来越壮大,从最初的十多人,增到几百人、数千人,制种面积从开始的几十亩、几百亩,发展到逾万亩、10万亩,南繁基地遍布三亚、陵水、乐东、昌江等县。
南繁育种科学性强、技术难度大。张理高为了掌握核心技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带领队员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摸索经验。
在那些苦苦求索南繁要诀的日子里,张理高经常与育种队员们在稻田里徜徉,在田塍上徘徊,看禾苗长势,一心扑在制种上,顾不上私事、家事。那一年,张理高的父亲重病,家人来信要他速归,但南繁育种正是关键时节,他没有回去。等农事稍闲,他带上椰果、马鲛鱼等特产想孝敬父亲,可父亲已经去世,这成为张理高一生无法面对的遗憾。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理高和队员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终于掌握了杂交水稻制种的核心技术所在:就是要在花期相遇与调节上下功夫,根据父本、母本生长特征,进行花期预测,掌握主动权,及早进行有效处理。让父本、母本长势均衡,父本花开了,母本也扬花了,父本的花粉就容易洒落在母本花柱上,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要是长势不均衡,父本快了,就要喷洒矮壮素暂控长势,使其缓长;母本慢了,包颈难于吐穗扬花,就巧施“920”激素,促其解除包颈,让母本花蕊外露,笑迎父本花粉,达到授粉结实的目的。
张理高带领他的队员们在不断实践中掌握了核心技术,产量也就逐步攀升,从开始的亩产几十公斤,上百公斤,到1983年突破150公斤。在当时,这个数字创全国南繁制种新高,名列全国各地南繁制种队的前茅。
随着制种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种子亩产从150公斤、200公斤达到300公斤,个别高产田块达350多公斤。全国各地许多杂交水稻专家,看到萍乡南繁人繁制的杂交水稻种子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纷纷请张理高和他的育种团队为其制种,并订立产销合同。于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新品种不断问世,从开始的一个系列几十个品种,增加到两大系列200多个组合新品种,这些新品种,适应性更为广泛,既有适应早、中、晚三季栽培的,又有宜于平原、山区、丘陵的品种。
40多年来,他们制种繁种面积在130万亩以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制种面积每年在10万亩左右,今年达到12万亩,约占全国南繁制种总面积的85%,南繁制种面积累计达120多万亩,累计生产良种3亿多公斤,增产稻谷140多亿公斤,张理高也获得了“江西省粮食生产标兵”的称号。
张理高带领他的制种团队,在南繁中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他们以每亩600~800元的地租把制种田交付给海南当地农民,为海南农民增加了土地流转收益。内陆赴海南的制种人员每人每期(半年时间)劳务收入至少有几万元,多的10万余元,他们靠制种发家致富,千家万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40多载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张理高已是73岁的老人,他心系良种,在退休后的10余年里仍然在海南三亚种示范田块。他就像沃土上长出的稻穗,沉甸甸的,金灿灿的,躲在绿色的禾叶下面,默默地奉献着。
责任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