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建兵:狮子山下“种田农民”
(南湖新闻网,稍有改动)三亚市崖城镇南滨农场,2013年2月9日,除夕。这个农场里聚集了全国数十个玉米研究单位的基地,华农玉米基地也在这里。生科院严建兵教授的这个除夕就在这里度过,他不觉得这个年有什么特别。玉米授粉刚结束,空气新鲜,唯一遗憾有点交通不便,骑上摩托车到南滨集市需半小时,和周围玉米基地的同行聊个天比去镇上购物要方便。南繁基地建成后的第一个春节,严建兵给工人、研究生放了假,一家人提前到了基地,基地方圆30亩,葱茏的玉米和实验设施需要人陪。日子是单调的,每天和儿子的游戏,就是围绕基地围墙走上三圈,又走三圈。白天看看玉米材料,闲暇时一家人晒太阳、煮玉米,晚上看着窗外的焰火在玉米地上空绽放。严建兵是个性情中人,当儿子和夫人进入梦乡,他甚至有点享受这种温暖、宁静的生活。新年钟声响起,严建兵打开博客,写下了他的新年希望。他的博客名叫“种田农民”,在新浪博客圈中小有名气,有一千多个粉丝,访问量超过一百万。
伴随着稀疏的爆竹声,他敲击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写道:
“窗外此起彼伏的烟花和鞭炮已渐渐平息
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临
默默从昨天早晨醒来就很兴奋
一直期待新年的到来
勇敢坚持到11点45,最后还是在妈妈怀里不情愿的睡着”
南湖边快乐的一家
从来不曾远离
“我一直都在这块土地上,从来不曾远离。”谈起留学、归国经历,严建兵的话语简单朴实。
1995年,来自湖北崇阳的农家子弟严建兵考入华农生科院生物技术基地班,8年后他博士毕业,去中国农大任讲师。2006年,他从100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和康奈尔大学联合招聘的博士后位置。本是3年合同,2年未到,中心决定提前聘他为“副科学家”,10个月后,他又被聘为“科学家”, 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6年。
“爱玉米、爱生活”的严建兵晋升不是没有理由。2003年以来,严建兵一直从事基于连锁定位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剖析玉米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他以玉米维生素A为目标性状,通过连锁分析、关联分析、表达分析等手段找到了3个控制目标性状的关键基因,育种家利用其开发的分子标记选育的高维生素品种已在非洲赞比亚等国推广,他在CIMMYT还负责分子育种平台的建立,并应邀为Crop Science杂志就关联分析撰写综述。
严建兵在CIMMYT玉米地
在CIMMYT工作的日子是严建兵最为轻松的时光,“那是一个加班需要申请,几乎天天有阳光、草地和免费咖啡的地方”。但他并没有太多归属感,那里照例是欧美人的天下,他从未想过要留下。2010年9月,当母校向他招手,面临选择的他,做出了一个迄今为止,他都觉得是重大的决定:回来!导师郑用琏教授对他有知遇之恩,因为他,严建兵上了华农的研究生,读了博士,郑用琏多次对他说,建兵,回来吧。张启发院士也利用各种机会多次找他谈心,“在华农,不一定能让你长得更高,但一定可让你变得更壮!”严建兵以为几年前他的履历可能还无法说服华农给他一个教授的位置,张院士一句话就深深打动了他:我们看到的是你的潜力,不是你现在发表的文章。严建兵说,“知识改变命运,华农改变了我。其实对我而言,不存在回国、回校的问题,因为我不曾离开过。”严建兵向CIMMYT提出提前解约申请,并很快和学校签了约。
学生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
回到母校后,严建兵首先认认真真扮演一个教师的角色。他喜欢跟学生们在一起。他想把华农的学生培养成能够在世界科学舞台上自信自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有出息的学者。因此,全球视野是严建兵提及学生时谈论最多的词汇。他说,我们的实验室还很年轻,目标是全球性的,希望我的学生,50%将来能从事相关研究,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他办公室里的小圆桌和白板,占去了一半空间,来访的人可随时坐下来讨论,任何疑问,学生可直接写在白板上,他说,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白板上有类似心电图的图表,上面还用不同颜色标记了学生的名字,严建兵说,这可看做是玉米的“心跳”,每个人都有任务和指标。
严建兵认为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教书育人的过程充满了快感和成就感。”他希望能和学生一起成长,让他们的大学“有幸福、深刻的记忆”。“梦想”是严建兵口中反复出现的词,他希望他的学生能够趁着年轻,多干一些青春、阳光、有干劲的事儿。
“希望我的研究生创造性有所体现、多样性有所体现,抛弃各种条条框框。”严建兵目前指导了20来个研究生和博士后,来自生物学、农学、数学和计算机等不同专业,来年他甚至想招一个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协助课题组从事玉米产业与经济的研究。
严建兵电脑文档里,密密麻麻记录了他的日程安排。9月17日:9:00—9:30,讨论大刍草课题;11:00—11:30,付强来访;15:30—16:00,与徐跟讨论。他的安排表里,学生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实验室研究生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学生,也是我的优先选项,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会延后来考虑。”他积极和企业洽谈,在他的努力促成下,玉米企业2011年在学校设立了“雷奥”奖学金。今年杜邦-先锋公司又设立了“杜邦-先锋”奖学金,该奖学金为每人配备一名学术导师,为学生将来学术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奖学金成为了一个桥梁,给学生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大力神杯”拔河比赛现场,他们勇夺亚军
于是,“有饭吃,有衣穿,有闲钱谈恋爱”就成了“玉米实验室”的口号。这口号听起来有点“屌丝”,却传达出严建兵对学子的爱与关怀。严建兵说,华农的学生,不应比其他学校差。他实验室的学生,痛并快乐着。没有考勤,但凡事皆有计划,每人半年要制定或更新一次工作计划并在实验室内网公布,每人可自由查看。半年进行研究生ABC三等评选,评上A的,助学金翻倍;评为B的增加50%;评定为C,保持不变。“最终AB占了80%,以鼓励为主,实验室建设的种种要素中,人最重要,更多支持要给人。”谈到实验室管理,严建兵很严肃。“全体学生都参与打分,研究进展占80分,参加公益活动或承担学生工作可加10分,我手里有10分,是实验记录。另外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每参加一次并提问,加0.5分。”
学生须全方位发展,学会合作。严建兵实验室的每名研究生,都有自己独立的课题,并至少参与一个他人课题。只要提交摘要,就可参加国内外会议,根据需要参加专门培训学习。研二的刘海军,已参加了3次学术会议、培训。每年1到2名学生派往美国或欧洲集中培训数月,每年邀请学术界“大牛”来校,由学生全权负责接待、安排等事宜,和老外的接触间,英语能力、国际视野被激发了。
“玉米地”已形成独特文化。学生网上可随时找到严老师;学生发来email,他每封必回;每周组会必不可少,他铁定参加。开会是“玉米”们经常的、必备的功课。讨论文章,即使是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也要讲出不足;不仅讨论文章,严建兵还告诉大家如何准备、制作PPT,报告自己的结果,甚至细致如着装他也时有建议。周一下午为运动时间,一副羽毛球拍就随手放在严建兵书柜下。严建兵笑称,实验室非常自由平等,唯一的“官”是文体部长,罗昕“部长”负责文娱体育活动,“做实验累,这样的机会,都乐意参加。”两月一次“蛋糕时间”,为两个月里过生日的师生庆祝,还偶尔在玉米地边BBQ(烧烤),升起一股炊烟。每有重要成果出来,严建兵更会提供一个蛋糕、一瓶红酒庆祝。
玉米课题组全家福
学习能力和鼓动性,是严建兵自称的两大“法宝”。严建兵经常和本科生、研究生分享感悟。今年青年节,在和学生谈青春梦想时,他说,自己1999年读研时做了有关“分子育种”报告被痛批,第二年面对300人作报告,他处变不惊,赢得掌声,于是他明白,“一定要站在狮子山的山顶看华农,才能拥有站得高看得远的眼界。”在聊青年人的责任和玉米分子育种梦想时,严建兵说,“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做未来世界的掌管者。”他经常说,要少抱怨,为什么不去思考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严建兵担纲本科生《遗传学》教学,每节课都有数十次提问,他记下了大部分学生的名字,绝大多数人不敢逃课,上课更无法开小差。考核方式是三次作业占50%,期末考试占30%。他所带的2011级生物技术班的王天说,每次作业,花几星期查资料,思考对策,真是辛苦,但做完后真的有成就感。严建兵表示或许10年后他会开一门《遗传学史》。他希望,未来本科生也能独立研究,在主流学术杂志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对生科院本科生IGEM团队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金奖很欣赏,要求“学术沙龙”请他们给研究生讲讲本科生的学术创新。
把我所学运用到大地上
“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到探寻已知的过程满是乐趣。”严建兵认为,科研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目标绝不是为了发几篇文章,“我希望能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大地上,做中国的玉米分子育种体系。”
2010年11月8日,因在高维生素A玉米生物强化研究方面的出色工作,严建兵获2010年度日本国际青年农业科学家奖,每年全世界仅有三人获此殊荣。
2011年6月16日,第43届杜邦青年教授奖揭晓,全球18名青年科学家获奖,12名来自美国11所大学,严建兵因在“植物数量性状关联分析”方面的贡献获此殊荣,该奖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获原创性研究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四十岁以下青年学者提供科研资助。
获2010年度日本国际青年农业科学家奖
2012年6月,担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严建兵获2012年“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
上大学时,严建兵梦想能养活自己的母亲;工作后,他期待着回国;科研逐渐深入之后,他的梦想不断明晰,创造“三高”即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A源、高维生素E玉米,为美好生活、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出力,“做科研不仅为发几篇文章,实实在在让农民受益,这才是最快乐的!”严建兵说,他目前为止较看重的文章不是在《科学》或《自然遗传学》上的高因子文章,而是受Crop Science邀请写的一篇综述,“这是迄今为止我最长的一篇学术文章,把我的人生理想写进去了,把将来要做的写进去了,现在正按照自己当初设想的前进着。”严建兵笑着说。
实验室一位即将赴德国访问学习的博士后说,严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有Passion”,思维活跃,充满激情。生科院辅导员兰涵旗笑言,严老师有狮子座的特点,感染力极强,Leader范儿足。
活跃和激情见到了效果。回校后第一年即2011年,是严建兵高产的一年,SCI署名文章发表了12篇,平均每月1篇。现在严建兵正式全职回校30个月。他说,30个月里干成了几件事,第一,向学校“借钱”建立了海南玉米繁育基地,尽管困难不断,2011年他来回奔波于海南和武汉之间,与当地农民等各方交涉,那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第二,发动玉米组老师,筹钱建好校内基地;第三,组织了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沙龙”,已做到92期,2年来从未中断。作为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生辅导员,他相信自己是认识学生最多的老师之一,他乐于和不同学生打交道。
2013年初,他们在《自然遗传学》发表了重要论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剖析玉米籽粒油份合成的遗传结构》。该成果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对玉米籽粒油份的遗传基础进行了深入解析,提出微效多基因的累加是人工选育高油玉米的成因,为剖析玉米籽粒油份形成的遗传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进一步的玉米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月2日,进实验室刚2年的研究生李文强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题为《ZmCCT基因携带的CACAT型转座子能降低光敏感性加速玉米进化后的传播》的文章,他们和合作者成功克隆了一个控制玉米适应性的关键基因ZmCCT,该成果为解释玉米从短日照到长日照的适应找到了“钥匙”,能有效减弱玉米对光的敏感性,有助于玉米从热带到温带地区的扩散,这对揭示玉米的适应性机制、帮助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李文强感慨,“这篇文章,是严老师给我的最好礼物和鼓励。”
为什么短时间内,玉米课题组接连有重要成果出现?“可能是积累吧。”严建兵表示,博士毕业后他开始了材料的收集和发展,几乎6年里,他很少有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文章发表,但现在应该说“材料积累和准备基本完成”。另外,严建兵喜欢合作,尽管花精力发展了很多材料,但他没有藏起来,目前全国20多个实验室在用他们的材料,这无疑加速了该领域相关研究的进展,也增加了他和华农的影响力。
与懂种田的人一起探讨种田的艺术
“种田农民”是严建兵的博客签名。在网络和现实里,“种田农民”一直在发声,无论是对学校的管理、对社会现象,南湖新闻网的不少文章,他都是第一个评论者。开博7年多来,他留下了上千篇博文,包括近300篇科普、社会评论文章。他希望,“与懂种田的人一起探讨种田的艺术”,他认为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责任”,尽管他在网上的言论尤其是转基因科普常受质疑或批评。
他关于转基因的一条微博被阅读70多万次,评论一万多次,绝大多数是骂他的。同事朋友善意地建议,“少说话,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如果一件事情你知道明明是对的,而不能坚持,你会觉得更痛苦。”3年前张启发老师说的这句话,他记忆犹新。严建兵表示网上的这些,早已不会让他心中泛起涟漪,“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
“如果大家坚持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那请不要剥夺我们选择转基因的权利。”10月19日,他在“黄金大米品尝活动”上说这样说。他在CIMMYT玉米地的那张笑脸,印刷在网友制作的科普册子的扉页上。
10月24日,吃过午饭的严建兵照例没有午休回到了办公室。打开新闻网,就看到学校就转基因大米品尝活动的声明,严建兵笑了,华农这个官方表态罕见的铿锵有力!随即,“种田农民”登陆博客,写下这样的文字,这也是少有的对校方的表扬:“非常给力!最快的速度对相关疑问发表了看法……并表达了对科普事件本身,对科学家等的支持!”
在山东玉米基地
种田并不都是一帆风顺。11月10日,被称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强台风“海燕”从海上登陆我国。11月10日白天,南繁基地的情况还算正常,晚上近11点,严建兵放心不下,给学生王夏青打了个电话。王夏青在电话里焦急地说:“严老师,情况不妙,围墙塌啦,水已经淹进基地了,玉米估计保不住了!” 严建兵一惊,当即说:“先不管玉米,人的安全是第一的,赶快做好撤离准备!”严建兵很焦急,一直遥控指挥千里之外的南繁基地抗击台风,凌晨3点,学生和工人全部从倒塌的围墙里安全撤离,而此时,大水已经淹没整个基地,最低渍水处达1.6米。第二天,严建兵召开玉米组紧急会议,研究灾情,并准备奔赴基地处理“善后”事宜。他能深深体会在基地辛苦了一年的研究生们此时难过的心情,给他们打气说:“不要太沮丧,有成功,有失败,这就是科研,这就是生活。”
“这个美丽的校园就是我的家,它不需要赞美,相反更需要批评尤其是建设性的批评。”这是严建兵在2011年学校新春团拜会上的发言,听众都能听出话语中饱含着的对事业、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当有人问他如何给自己回国回校后的工作打分,严建兵说,“可能还远未到打分的时候,科学地评价一位科学家,要在他单独建立实验室8—10年后比较合适。我相信华中农大玉米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会有一席之地。我会为此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