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农村大众报泰安讯(记者王星通讯员翟荣惠)10月26日,由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李向东、郑方强、姜兴印和刘永杰等联合完成的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机制及防控技术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在玉米新发病害的病原鉴定、病毒种群遗传结构、病虫害发生机制和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有明显创新,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病虫草害一直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种植结构、栽培模式改变等原因,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变化,粗缩病、灰飞虱常年处于高发状态,玉米顶腐病、二点委夜蛾等新的病虫种类不断出现,原来的次要病虫害褐斑病、瘤黑粉病、桃蛀螟、蓟马等危害上升,青枯病、纹枯病、锈病在特殊年份和生态环境下时有暴发成灾。这些病虫给玉米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玉米病虫草害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李向东等人在山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历经十几年的时间,系统调查了山东玉米病虫草害种类,发现病害25种,害虫41种,杂草11种;研究明确了黄淮海地区引起玉米矮花叶病的病毒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和白草花叶病毒;通过多点鉴定,筛选出5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杂交种;鉴定了山东玉米主栽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筛选出了对玉米纹枯病菌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菌PGPR菌株2个;构建了玉米褐斑病对产量损失的机理研究和损失模型;研究了新发害虫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生态学特性和监测预警技术。
本项目根据“分期治理,节支增效”的原则,建立了玉米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该体系以玉米不同时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为主要防治对象,以种植抗性品种和农业措施为主,生物防治和低毒农药为辅,尽量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最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