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集成 提升我国小麦产业竞争力
发表日期:2016-05-28 11:02AM 阅览次数:
陈萌山在讲话中指出,小麦是我国主要口粮之一,在国家“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小麦生产必须保持持续稳定发展,这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需要。这次示范现场展示出的技术和成果更加坚定了我们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小麦生产稳定发展的信心,“中麦895”“郑麦7698”等高产品种为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节水品种和节水栽培技术表现出了很好的推广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陈萌山强调,提高小麦产业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解决好5个突出问题。一是继续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选育高产稳产的新品种;二是提高小麦品质,稳定中筋品种,增加弱筋和强筋品种;三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率;四是做好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防控,选育抗性品种,加强科学预防;五是推广节水技术与节水设备,既要节水,又要科学用水。陈萌山建议,一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确保小麦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小麦种子是常规品种,必须坚持国家投入为主体,科研院校研发体系、政府推广体系和公司推广体系相结合。二要加大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力度,形成全国小麦科研的“航母”,近期要重点破解赤霉病综合防治问题。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小麦研发投入,创立小麦节水补贴、主产区生态修复补贴、保险补贴等,新增补贴要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四要继续实施国家优质小麦布局区域规划,形成小麦的品质区域化种植,满足加工业需求,促进优质优价。
就“十三五”时期全院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陈萌山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提升模式研究工作,履行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队的职责使命,面向产业做好集成,做好推广,做好服务;要将模式研究工作纳入创新工程,确保支持到位,制度保障到位,人才支撑到位;在研究所和创新工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模式研究要提高分值,引导和加强相关工作的落实;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重要的节点要加强考核,加强交流,特别是做好示范;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问题,及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意见。
来自农业部相关司局、河南省、新乡市的领导,以及中国农科院相关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新乡市农科院、新乡市农业局等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共计80余人参加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