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再塑农机领域新型产业链

近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一件事情:农业、农村、农民,持续聚焦三农问题,国内农业自身存在问题和缺陷已是不争的事实。

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出口中国的玉米到岸价格是0.8元、中国本地玉米价格则是1.12元,美国粮食除去运输费用、关税等各种费用后,价格仍然比国内的粮食价格低。

国家农业缺乏竞争力,面临内忧外患,情况不容乐观。可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不是单一条件来决定的,是由成本及市场乃至更多的条件共同决定的,中间有一系列的产业链,从种子购置环节到收割、储存环节,再到最后的交易环节,都是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

农业生产是一个生命周期,种子的选择、作物的培育、最后的收割环节都包罗万象。种子的选择是基础,作物的培育需要采购农药化肥、施水、防止病虫害,而国内农资过程复杂,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乃至村镇经销商,层层利益包含在内,导致农资成本虚高;而大型农场主等规模种植户,更需要聘请农艺师等技术人员来进行风险评估,规避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此外,尽管我国已经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可是土地资源依旧分散,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无形之中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国内营销手段落后,尤其是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着部门分割、垄断经营,市场运行无序,交易行为不规范,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从而造成粮食产出价格高,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近几年互联网开始大热,国家也出台了“互联网+”的相关政策,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军农业,从土地流转、农资交易来规范这些农业生产中的必要环节,并形成了不小的规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的严峻现状,农业生产成本开始逐渐降低。

但是土地、农资问题得到缓解后,最后的收割环仍厄待解决。

我们了解到,粮食在交易完成之前,始终存在着风险,收割之前天气原因造成的收割延迟或者倒伏,减产至少百分之三十。可在农忙收割阶段,种植户跟农机手之间却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状况,阴雨天气或者其他状况造成种植户无法按时收割,同时跨区农机手在寻找种植大户时,也存在盲目的现象。这中间所产生的人力物力成本也是嫁接在了种植户身上,进而导致粮食价格提高。

1

针对交易环节,我们了解到e田科技的靠谱作业平台对此环节做了优化,种植大户的信息在靠谱作业平台公开透明,面积、价格、种植类型等都一览无余;而农机手的作业年限、机型及价格需求也都直接展示,使得收割环节有了更多选择,种植户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农机手,农机手针对性地选择土地,而保证金模式确保双方不会违约,从而在收割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实实在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了整个农业领域的竞争力。一条新兴的农机产业链正在逐渐成熟,或许将颠覆传统的农机领域。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各个环节的新型产业链都已见成效,但新农业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来让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更上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