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即将播种:旱涝制约收成 种管防范并重

核心提示

玉米产量受很多因素影响,而旱涝灾害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我省夏玉米播种在即,提前积极应对旱涝灾害天气,因地制宜及时搞好夏管,方能确保秋后夺丰收。

A 干旱影响产量

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使生育期异常。干旱发生在玉米苗期,会抑制玉米的生长速率,使发育期显著延迟,发生在拔节期,则会促进玉米早熟,导致发育期明显缩短。

抑制株高。遭遇干旱的玉米长得明显矮小。

使叶片干卷。干旱会使玉米叶片干卷萎蔫,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面积减少。

改变果穗性状。干旱会使玉米果穗穗长变短,果粒数减少,最终导致减产。

玉米受旱田间主要有如下表现:苗期干旱,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茎秆细小,即使后期雨水调和也不能形成粗壮茎秆,影响孕育大穗。玉米喇叭口期干旱,雌穗发育缓慢,形成半截穗、穗上部退化,严重时雌穗发育受阻、败育,形成空穗植株。抽雄前期干旱,雄蕊抽出推迟,造成授粉不良,形成花籽粒。授粉期如果遇到干热天气,特别是连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造成花粉生命力下降,影响授粉,形成稀粒棒或空棒。外观上花丝不断伸出苞叶,形成长长的胡须。一直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的玉米,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叶片卷皱,发黄,甚至枯死。如果旱情得到缓解,植株恢复生长,会恋青,在穗部上下节形成多个小的无效穗,并且容易招引玉米螟为害茎秆与嫩穗。灌浆期的玉米遭遇旱灾,则籽粒不饱满,穗棒松软,有的穗轴上籽粒呈从大至小梯状排列。

B 如何应对旱灾

要充分发挥现有应急抗旱水源工程的作用,浇水保苗。集中有限的水源优先保证高产地块和处于临界状态地块用水,重点保口粮田、高效田。有条件的地方建议用“地龙”进行喷灌,浇水1~2天后要进行划锄,破除土壤板结,防止水分蒸发。

如果没有水浇条件,就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应对:

品种选择。注意选择种子拱土能力强、籽粒灌浆和脱水快、较抗旱的玉米品种。在中、下等肥力及盐碱地块,种植稀植或半耐密中早熟耐旱品种;在肥力较高、有机肥及化肥投入水平高及有灌水条件的地块,选择种植耐密、半耐密中熟或中晚熟高产品种。

种子处理。挑选均匀一致的种子,选择晴天晾晒3天,提高发芽势、抗病性和出苗整齐度。利用抗旱型复合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防治苗期病虫危害,增强根系的活力和自身抗逆性。对催芽种子不能进行包衣处理,防止出现药害。

科学施肥。增施钾肥,通过减少植株蒸腾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强作物自身的抗旱力,可以结合播种每公顷施氯化钾100~150公斤。苗龄较小的地块要利用早晨或傍晚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增加植株叶片水分,降温增湿,同时给叶片提供必需的水分及养分,促进玉米生长。

C 涝渍影响产量

苗期,玉米出苗到七叶易受涝害。当田间持水量90%以上持续3天,则玉米表现红、细、瘦弱,生长停止,连续降雨大于5天会造成苗弱黄或死亡。

中后期,是玉米耐涝性较强的时期,地面淹水深度10厘米持续3天,叶片露出水面虽然不会死亡,但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在8叶期以前因生长点还未露出地面,此时受涝减产最严重,甚至绝收。若出现大于10天的连阴雨天气,玉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瘦弱常会出现空秆。

大喇叭口期以后,玉米耐涝性逐渐提高。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于200毫米或8月上旬的雨量大于100毫米,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秃顶和空粒。

D 如何应对涝灾

迅速排水降渍。农田长时间积水,土壤严重缺氧,农作物根系功能下降或窒息死亡。因此,暴雨后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同时,要把叶片、茎秆上的糊泥掸掉或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早扶倒伏植株。暴风雨后,倒伏的玉米茎叶重叠,不利于通风透光,造成田间郁闭,会引起病虫害蔓延而减产。因此,要尽早扶起倒伏的玉米。如果倒伏发生在拔节前,玉米自身有一定的恢复直立能力,不必人工扶直。如果倒伏发生在抽雄后,必须尽快人工扶起,最好在2~3天内完成。

及时喷施叶面肥。田间积水排出后,每亩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1%尿素水溶液45~6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满足玉米在根系吸收功能尚未恢复前对养分的需求。

补施化肥促壮。植株根系吸收功能恢复后,再进行根部施肥,补充土壤养分,促进植株转壮。玉米处于抽穗扬花期以前的地块,每亩补施20~25公斤高浓度复合肥,并于大喇叭口期或抽穗扬花期每亩补施7.5~10公斤尿素。

抓好中耕培土。抓住雨后晴好天气,及时中耕1~2次进行松土和壅根,破除板结,防止沤根。

防治病虫害。对受灾地块,重点做好中后期玉米螟等虫害和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视灾情分类补改。灾情不十分严重,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条件,促进玉米灾后复壮。对灾情非常严重、绝收地块,及时毁种,改种生育期短的其他作物。8月10日前,可以改种大白菜、萝卜、芥菜;8月10日以后,可以种植香菜、菠菜、樱桃萝卜或定植大葱等早熟或耐寒的蔬菜品种。涝灾发生偏晚不适宜再毁种其他作物,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可以考虑进行设施农业建设与生产。(吕桂云)

链接??

调整播期,预防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我省近年来普遍流行的病毒性病害,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就很难治愈。

粗缩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发病后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叶色浓绿,其叶对生,如春笋状,严重的不抽穗。生长后期感染的病株还表现为雌穗以下节间长度正常,雌穗以上节间短缩,雌穗苞叶短于雌穗,穗畸形,秃尖,苞叶、叶背有明显隆起的蜡白条。田间一般为部分植株染病,以靠地头、距道边杂草近处病株比较集中。

玉米苗期至7叶期为玉米粗缩病感病敏感期,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寄主植物。早春4月中旬播种的春玉米和6月中旬播种的夏玉米发病轻。5月中旬~6月上旬为灰飞虱第一代成虫传毒盛期,此时小麦黄熟,田间幼嫩植物少,造成灰飞虱集中为害春玉米及套种玉米。

因此,防治玉米粗缩病的重点是调整播期,适期播种,夏玉米不提倡套种,应贴茬播种,一般6月5日前不播种。播前,种子用含呋喃丹等内吸杀虫剂的种衣剂包衣或拌种,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苗期,在靠近田间地头或闲地等易发地块,结合玉米化学除草进行防病除虫。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加1.5%植病灵2号800倍液,间隔7天连用2次。发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2号800~1000倍液,加入芸苔素60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混合喷雾,7天1次,连用3次。同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玉术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

(吉通)

责任赵宇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