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长指标监测诊断技术现场考察暨研讨会在德州召开

5月22日,由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我院作物所和德州市农科院联合承办的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小麦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体系的示范应用”课题—小麦生长指标监测诊断技术现场考察暨研讨会在德州陵城区召开。我院副院长张立明,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农学院院长朱艳、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姜东、农学院副院长田永超,山东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鲁波,省农技推广总站研究员柴兰高,我院科研处副处长杨英阁、作物所党委书记王维星,德州市农科院院长贺洪军等出席会议。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北京现代农业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朱艳主持,丁艳锋、鲁波、杨英阁分别作了讲话,贺洪军致辞。课题主持人、院作物所孔令安研究员作了课题进展报告。报告会后,与会专家赴陵城区义渡口乡现场考察了小麦光谱监测示范基地及五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院作物所张宾博士现场汇报了试验与示范进展情况。下午,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研讨。

基于反射光谱识别作物生长状况的小麦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是实现小麦长势实时、无损、快速诊断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该技术信息获取量大、省时、省力,是作物精确管理中实施变量投入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技术。目前,以该技术为核心已在德州陵城、淄博桓台建立了千亩核心区和万亩示范区,其中陵城2015年全区13个万亩方全部采用该技术指导施肥,亩施肥量平均减少10-12.5公斤,小麦依然实现了高产稳产。精准施肥,减少氮肥用量,减少污染,实现绿色增产是当前小麦生产的主要任务。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约为5700万亩,按照每亩节本增效35元计算,推广使用该技术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巨大。

孔令安研究员现场演示作物生长监测仪测定小麦冠层光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