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创新擦亮杂粮名片

靳军 本报记者肖力伟 胡明宝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提起陕北,人们总能想到这样的信天游词句,也总是把谷子、糜子、荞麦这些杂粮作物与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联系起来。

陕北是我国著名的小杂粮主产区,仅榆林市常年种植面积就有30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近三成,总产量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陕北杂粮种类多,杂粮品种更多,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品种就达16大类100多个。

但是,陕北小杂粮单产普遍偏低,多数小杂粮亩产常年在60~70公斤之间徘徊。制约陕北小杂粮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品种混杂严重,大多数小杂粮育种手段落后,以农家品种为主,主要靠提纯复壮专用品种、高附加值品种少,高科技育种手段几乎没有使用。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粮研究团队从杂粮新品种选育开始,开展科技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用一系列优良品种擦亮了陕北小杂粮的名片。

做大小杂粮从做强品种开始

做大小杂粮,先要做强杂粮品种。为解决产业发展困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粮研究团队先后育成优质专用苦荞品种西农9940等小杂粮品种32个,为陕西小杂粮生产提供了品种保障。如选育的红花甜荞品种西农9976、西农9978是优质专用制米荞麦品种,改变了以往农家品种粒型不整齐、异色率高、商品质量差、不能满足制米加工需要的现状,成为陕北长城沿线荞麦产区及相邻地区的替代品种。

为加速荞麦新品种推广,学校研究团队在府谷县、神木县建立原种基地,以抗旱、优质、专用甜荞品种西农9976、西农9978,苦荞品种西农9920、西农9940、西农9909为核心,在靖边县建立稳定良种繁育基地和万亩荞麦高产示范基地。2009年以来,年原种制种面积稳定在8000~10000亩,制种量50万公斤,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50万亩以上,并辐射推广到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带动了陕甘宁荞麦生产。

科技组合拳专用品种效益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小杂粮研究推广和产业开发工作主要为以榆林市为主的陕北小杂粮产业发展服务,已经长达15年。”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冯佰利介绍,从2000年开始至今,先后有6名专家及3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长期在榆林开展小杂粮试验研究、品种培育及技术推广等工作。

研究团队先后在神木、府谷、靖边、定边、榆阳等地开展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制定旱地荞麦、糜子栽培技术规程,绿豆双沟覆膜栽培技术规程等小杂粮生产技术规程12项。从2010年起,研究团队与所在县共同建设生产基地,推广符合市场需求的小杂粮育种专用品种和配套技术,初步形成定靖荞麦、府谷糜子、神木黑豆、横山绿豆、绥米谷子五大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团队还组织当地杂粮加工企业进行荞麦米、荞麦面、苦荞糊、苦荞粉、苦荞茶等荞麦加工产品生产与市场开发,实现产品增值增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的引领和支撑,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陕北小杂粮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小杂粮种植面积在扩大的同时,单产也大幅提高,产品加工和销售也更加活跃。仅榆林市就形成了39家以加工小杂粮为主的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注册商标100个以上,涌现了一批陕西省著名商标,绿豆、荞麦常年出口免检,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

育种创新高产外还要优质专用

小杂粮已经成为新时期陕北一张绿色健康的名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粮研究团队负责人表示,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当下,相对于大宗作物,小杂粮作物育种方向,除了高产要素之外,优质、专用等性状依然是资源发掘、创新和利用的重点。

糜子育种方面,在广泛收集、鉴定、评价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重视糜子耐瘠薄、抗旱、抗盐、抗倒伏等抗逆基因挖掘的同时,以传统育种方法为基础,借鉴大宗作物育种成果和技术,结合植物诱变技术及分子育种等技术,创制具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或新品种,开发优异基因资源,创造特异性育种材料。重点突出糜子优质性,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专用糜子品种。同时,积极开展糜子抗旱节水的生态生理机制研究,集成糜子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推进糜子机械化和轻简栽培。

荞麦育种方面,易脱壳、高黄酮、抗落粒、抗倒伏、高结实率以及适合机械化收获的荞麦品种是未来荞麦育种的主导目标。由于荞麦的花器特点,荞麦的结实率一般只有5%~10%,因而创新荞麦种质,利用杂交、回交等新的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选育抗落粒、抗倒伏、自交结实率高的荞麦品种对提高荞麦产量至关重要。同时,突出荞麦营养保健功能,开展专用荞麦品种选育,开发荞麦特异用途,选育观赏荞麦品种,推进荞麦多元化利用。此外,提高生产效率,全程机械化也是荞麦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荞麦来说,产区生产条件差,干旱严重,且籽粒成熟期不一致,研究集成荞麦机械化精量沟播技术、宽窄行抗倒栽培技术和两段收获技术是推进荞麦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责任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