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小麦物种之谜 纵览温麦良种传奇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麦,你知道它起源于何时何地吗,全世界多少亿人以小麦为主粮吗,“中国粮仓”为何是河南,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为何落户温县?这一系列难解之谜,随着5月19日小麦博物馆的揭牌,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郄建伟、协会小麦分会秘书长赵奕,省政府副省长王铁,焦作市领导王小平、徐衣显、王建修、杜宇,河南省、焦作市直属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温县县委书记王玲、县长唐毅等领导,与辛志勇、尹均、张灿军、崔党群等多位国内知名农业专家,北京京粮集团、思念食品等省内外100余家粮食收储、加工、营销、管理等全产业链企业代表,温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业合作社代表,新华社、人民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博物馆揭牌仪式。

据了解,小麦博物馆位于温县粮食高产核心区祥云镇,博物馆占地18亩,主体建筑面积3995平方米,按照麦之源、麦之脉、麦之梦、麦之乡4大部分,通过生态、实物、局景、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声光电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小麦的起源、传播、发展和未来,诠释了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和小麦文化,凝结了国家、省市领导一直以来对温县小麦、温县农业的关注和支持。

小麦博物馆的建设始终围绕着“传承、展示、权威、科研、科普”的理念,并专门邀请全国知名的小麦专家、博物馆和历史文物类专家进行探讨和论证,旨在将其打造成为中原种子研究的“硅谷”、独具特色、全国唯一的小麦博物馆,河南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农民群众学习观摩的样板基地和技术培训的实习样板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并重的精准高效农业发展基地。

温县是名冠华夏的千年古县、司马故里、武术圣地、院士之乡、怀药产地,资源优势明显。如今之所以有如此勇气建起全国首家小麦博物馆,完全得益于该县始终致力于优质小麦种子研发、小麦高产创建、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不懈努力。据介绍,业内一直流传着“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焦作小麦看温县”的说法,温县培育和推广的优质小麦种子在全省冬麦播种区三分天下有其一,有着“小麦之乡”的美誉,在国家小麦史上曾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温县小麦单产达到401公斤,玉米亩产达到604公斤,率先成为黄河以北第一个亩产吨粮县。1996年,温县小麦亩产达518.92公斤,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小麦亩产千斤县。2006年,祥云镇15亩小麦高产攻关田(豫麦49-198)以亩产717.2公斤的产量水平创造了我国三大主产冬麦区单产新纪录。2008年温县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被定为河南省粮食高产创新示范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温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县”。2012年,夏秋两季亩产突破2300斤大关。2015年,温县小麦单产实现了12连增,全县39.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71公斤,粮食单产继续保持全省领先。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30万亩核心区亩产达660公斤,创国内最高纪录。

粮食高产源自温县有着众多薪火相传、淳厚而执着的专业和农民小麦育种人,始终呕心沥血、精益求精培育出的大量温麦良种,这也让温麦良种在中国乃至世界小麦种子队列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席位。据了解,目前,温县拥有小麦育种人才15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5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50余项,累计培育小麦品种17个,5个通过国审(豫麦41号、豫麦58号、豫麦49号、平安6号、平安8号),王焕英、王治波、王干琚、吕平安、王素霞、王天亮、王法云、刘兢文、郑和平、刘永康、范琚云、晁立根、郭培良、张全高、周文平等一大批专业和农民育种家的名字将镌刻在优质良种研发的丰碑之上。正如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郭天财教授曾在其专着《河南省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记述“1986—2005年20年间河南省通过省审的小麦品种共有126个,年推广面积在百万亩以上的有70个,温麦系列所有品种均在其中,年推广面积逾千万亩的有7个,其中温麦系列占3个,即豫麦41、豫麦49和豫麦49-198。”

据河南省相关部门统计,温麦系列种子从1993年起累计推广面积3.2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过百亿。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也来自于该县育种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该县共有种业公司17家,小麦种子基地稳定在30万亩左右,温麦系列种子年外销良种1亿公斤,畅销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陕西、湖北、山东、山西等黄淮海8个省区,年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

温县作为全国闻名的“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和“怀药之乡”,受到了各级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李长春、姜春云等同志先后到温县视察农业,并对温县农业的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近年来,温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5年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全力搭建农业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逐渐构建三农服务综合体。同时,该县还以推动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为目标,规划建设两核(现代农业科技核、农产品加工核)、五区(“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业+生态”示范区、“农业+文化”示范区、“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区、“农业+怀药养生”示范区)、四集群(种子产业集群、怀药产业集群、食品产业集群、林果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等生态农业,打造集绿色、清水、健身、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南水北调生态走廊;发挥太极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与太极文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温县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陈家沟太极创意农业产业园;以“农游合一”和“三生一体”(生态、生活、生产)为目标,突出“黄河文化、绿色氧吧”主题,规划建设生态养殖,林经、林药等特色种植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着力培育与景区相配套的集采摘、娱乐、度假为一体,具有综合功能的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带;推进农业与怀药养生的深度融合,立足温县四大怀药主产地优势,以培育优势品牌、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集群式发展为方向,开发“四大怀药”系列健康食品,努力让温县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温县的农业有“一药一种”两张名片,“药”就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温县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种”就是温麦系列种子,温县是优质小麦种子基地,累计培育小麦新品种17个,温麦系列品种畅销黄淮海8个省区,年外销原良种超1亿公斤。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温县不仅创造了黄河以北第一个“亩产吨粮”“小麦亩产千斤”等一个个高产典型,而且培育了“豫麦25号”“豫麦49-198”等一系列小麦品种,引领了河南省小麦品种的第六次、第七次更新换代,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彰显温县小麦生产在全国的重要地位,突出温县在小麦产业和文化上的引领作用,温县酝酿产生了建设小麦主题博物馆的构想,得到了国务院和省市相关领导的赞同和认可。2015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下,特别是在王铁省长的直接指导下,经过全国知名小麦专家、历史文物专家的深入探讨论证,小麦博物馆正式启动实施。

小麦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8亩,主体建筑面积3995平方米。博物馆本着“传承、展示、权威、科研、科普”的理念,分为麦之源、麦之脉、麦之梦、麦之乡4大部分11个单元,利用生态、实物、场景、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声光电手段相结合的展示平台,展示了小麦的起源、传播、发展和未来,诠释了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和小麦文化,成为全国第一家小麦主题博物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博物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下步,我们将以小麦博物馆为核心,倾力打造中原种子研发“硅谷”,精心谋划新的农业综合体,进一步扩大温县小麦的影响,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学习观摩培训的实习样板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并重的精准高效农业发展基地。

(张万兴)

责任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