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痴弭尚岭:30年只做了一件事——小麦育种

30年时间,弭尚岭只做了一件事——小麦育种,他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麦痴”。
弭尚岭身世很苦,3岁丧母,7岁丧父,是伯父把他养大。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了两年小学。1985年,弭尚岭在报纸上看到一则美国“吨麦”的广告,就从伯父那里要了10元钱,邮购了2斤小麦种子,并按照说明书用人工点播方式种了2分地。第二年,小麦长势特别好,折合亩产能达到630斤以上,而当时整个乐陵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只有400斤左右。这就是弭尚岭钻研小麦育种的开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乐陵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是“济南13号”和“昌乐5号”等,因为连续多年种植,品种很杂。看到这种状况,弭尚岭就按照书上教的办法给小麦提纯复壮,结果,经过提纯复壮的麦种亩产达到750斤,比原来每亩地多打100多斤粮食。乡亲们开始对弭尚岭刮目相看,这也激发他走上了小麦育种的道路。
1993年,弭尚岭痴迷育种的事“惊动”了乐陵市农业局,农业局领导决定将弭尚岭聘为员工。进入良种场,对弭尚岭的育种事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5年时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弭尚岭,先后在中国成人教育学院农学系读完了2年中专、3年大专,更扎实地掌握了育种知识和理论,培育出“弭麦1号”等小麦新品系,在山东德州、河北景县等地试验推广。
2001年,良种场改制,弭尚岭辞职成立了弭科农小麦研究所,将全部精力放到了育种上。然而,由于痴迷育种,弭尚岭的生活越来越清苦。同年12月21日,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小麦杂交与繁殖方法”的专利申请获批。高兴之余,他又为往返北京的路费和手续费发愁。“3天之内交不上手续费,就得申请专利恢复程序,到时候这4年的程序就得重新走一遍。”弭尚岭盯着透风漏雨的屋顶一夜没睡,想到了5间老屋的房梁。揣着卖房梁换来的900元,弭尚岭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在接过证书的一瞬间,我恨不得举着证书到天安门广场上吼一嗓子。”
2013年6月24日,弭尚岭选育的“弭麦1号”在同样的土壤环境和田间管理条件下,打败了“黑小麦”、“良星99”和“4017”等几个品种,在河北省清苑县忠惠农民合作社举办的高产王擂台赛上一举夺魁。
彩色小麦,是弭尚岭研究的另外一个方向。2006年,他从中国科学院引进了20粒蓝色小麦种子,和自己的育种材料杂交育出了“超级蓝粒”。此后他又先后培育出“超级花粒”“超级红粒”等五彩小麦。彩色小麦不仅硒元素含量是普通小麦的30倍,而且产量不比普通小麦低。 (胡兵贾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