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内忧外患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2016年,被很多业内人士誉为中国“种业元年”。

理由一: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出现了“种业”的身影,并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列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还明确要求“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理由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发展现代种业,开展良种重大科技攻关,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行动计划,建设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

1.国家意志推动联合攻关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宇频繁地辗转于东北、黄淮海两大玉米主产区及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的农业部之间,马不停蹄。
他正忙于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项目。这是国务院交给农业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2014年底,农业部成立了国家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玉米协作攻关联合体,即由21家国内最具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子企业和13家优势科研教学单位组成攻关联合体。由国家攻关领导小组攻关委员会以及攻关联合体中的每个单位将国内最好的玉米品种推荐到平台做试验。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选育一批性状优良、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玉米新品种,力争“十三五”末达到国际水平。

这是一个以国家意志推动的玉米种业计划。
“从中央层面,把国家一级的、省一级的科研单位和最具竞争力的玉米种子企业联合起来,搞一个大协作、大攻关。这需要不同的部门和单位,站在国家一盘棋的全局上考虑,去推动这个事情。”王天宇说。
这一年多以来,他的主要精力全集中在了组织攻关上。“国务院决策层很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还专门追问了攻关工作的进展。”

2.种业之??BR>据坊间流传的说法,早在2014年7月,汪洋到黑龙江考察,当地官员反映中国玉米产业可持续能力差,面临竞争压力比较大。汪洋要求利用体制优势,搞玉米良种的大协作攻关。

中国玉米种业只是中国种业的一个缩影。
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中国种业开启了市场化的征程。各路资本纷纷进入种业市场,大大小小的种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8000多家种子企业,其中,玉米种子公司大约3000多家,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不到100家。绝大部分的企业小而散。
以美国的孟山都为例,该公司仅玉米种子业务在全球的销售额就达60多亿美元,即400多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玉米种子企业销售达5亿元的都很罕见。“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王天宇说,不仅于此,企业文化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举例,“我们给种子企业发个通知,它给你回的工作邮件,名字五花八门,什么‘野狼’‘银狐’都来了。没有抬头,也没有结尾。一个企业,连电子邮件规范书写都不会,怎么跟国外的企业去竞争?他们给我们寄种子,拿卫生纸、报纸一包,就寄过来了。虽然很朴实,但从企业文化上看,这显然不对。”

最致命的还是这些企业大多并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种业研发的核心在科研院所而非企业。据悉,88%的品种出自科研单位。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总结说,国内种子科研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种质资源鉴定、改良、创新和分子育种等基础性研究薄弱,商业育种也难以持续创新;二是很多科研单位不进行公益性研究,却都聚焦在低端培育杂交品种上;三是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挥棒是发表论文和职称评定,这导致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非常低,进而也妨碍了种业的产业化。
据悉,目前,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内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1.5%,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在其销售额的1%,甚至不及1%。
据记者了解,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种业面临的外资竞争压力最大。这缘于中国的玉米种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如今,中国玉米市场要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国内外玉米价格严重倒挂,国内玉米价格比国际进口玉米价格每吨要高出600多元,这也导致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大规模增加。
中国的玉米产业究竟应该怎么办?不种行不行?当然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3.出路:种子改良
那么,出路在哪里?答案似乎只有一个:种子改良。从过去100年的世界农业发展经验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50%以上来源于种子及其相关技术。内忧外患之下,玉米产业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玉米协作攻关专家王天宇的介绍,攻关的总目标,第一是保证产量;第二是要把人工和投入降下来。
“前些年的高产,是以很多的劳动力、很多的化肥和很多的农药去支撑的。我们希望在5年之内将原来这批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使用化肥过多的品种淘汰掉,未来的新品种必须适合机收、少用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王天宇说。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也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的现状必须要改变。
2015年,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助攻关将加快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拔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105个新品种中选拔出11个适宜机收籽粒的苗头品种。来自试验区之一的黑龙江克东县农机部门统计,2015年全县玉米机收籽粒成本60元/亩,机收果穗成本120元/亩,机收节约成本1/2。另一试验区的河南省孟州市种粮大户张胜利测算,1亩地玉米果穗人工收获、晾晒、脱粒成本约320元,籽粒机收到烘干亩成本约120元。
机收的生产效率是人工方式的200倍。但中国玉米机收籽粒只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8%左右。王天宇们任重而道远。摘自:中国经济周刊
专家:中国种业不能重蹈蔬菜“沦陷”覆辙
记者:在这次的农业产业升级中,国内种业企业是否将面临一轮洗牌?
李平:任何一次产业升级都将带来行业的巨大洗牌,客观来讲,本次玉米种业升级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中国玉米种业企业受产业发展水平制约,一个育种目标从设立到实现一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市场开发,通常要经历近10年的时间。反观跨国企业,其产品早已实现优化与升级换代。
记者:玉米种质资源究竟有多重要?国内玉米种子企业所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是什么?
李平:种质资源是种业公司的核心价值。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跨国公司不断强化对其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形成对种质资源的垄断。目前我国育种企业仅能使用国外20年前专利过期的种质资源,这无法改变资源积累、研发起点相对落后的局面。
记者: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质资源的瓶颈?
李平:以南通大熊种业为例来看,历经多年研究,我们最终开发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芯片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相比较传统育种手段,这一分子技术手段通过对国外种质资源进行一年4代的精确定向改良(育种杂优模式保持不变),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对于打破当前品种换代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投入批量化应用,基于分子技术手段创建的资源材料已经完成第一代品种的组配和历时3年的产品初级、高级选拔测试,有望于2017年完成品种审定,实现市场推广。
记者:除研发投入的悬殊差距外,国内种子企业与跨国种业巨头在研发实力上的差距还有哪些?
李平:除研发投入规模国内企业难以企及之外,跨国企业突破了传统育种模式相关认知界限,其所创造的商业化流程育种模式集合了数学统计、栽培、遗传、分子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将传统的经验型、小规模作坊式的育种模式进化为科学化、流程化、规模化的工业研发体系,极大地提升了育种效率,是育种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凭借自身研发优势,跨国企业在国内种业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例如:美国先锋公司研发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利润最大的单一品种;德国KWS公司研发的德美亚系列品种在东北早熟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
记者:国内种业企业目前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
李平:近些年中国种业自身的发展已经滞后于国内农业产业化进程。未来在丧失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种业企业也会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步伐,并波及下游行业。
数年以前,面对跨国企业竞争,蔬菜等作物最终“沦陷”,玉米等其他作物应避免重蹈覆辙。

天津网(李平:行业内顶级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