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棉花 |
审定日期 | 2009 |
审定代号 | 津审棉2009003 |
研发单位 | 山东省棉花原原种场,母本HY0206与父本14、中12、石远321的混合花粉杂交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
系谱 | 山东省棉花原原种场,母本HY0206与父本14、中12、石远321的混合花粉杂交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
特征特性 | 该品种为中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植株¬¬塔型,无限果枝,果枝与主茎夹角适中 ,结铃性强,叶形鸭掌形,叶色¬¬深绿,有茸毛,苞叶中等大小,花萼环形,花冠乳白色,花药¬¬黄色,铃形卵圆形,铃柄长度中等,果枝10.6台,铃重6.9克左右,衣分39.0%左右,籽指11.2克,棉籽形状锥形、短绒较密,吐絮肥畅,棉絮洁白。霜前花率高。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抗枯萎病(7.6),耐黄萎病(27.2)。2009年天津市宁河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自然诱发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枯萎病(4.44),感黄萎病(35.80)。2009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纤维品质检测结果:上半部绒长30.29毫米,断裂比强度30.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1,整齐度指数85.6%,伸长率6.7%,反射率81.9%,黄度7.4,纺纱均匀指数150.00。属于Ⅱ型棉花品种。2008年参加天津市春棉区域试验B组田间表现:武清黄萎病病指2.74,市原种场黄萎病病指10.6。2009年参加天津市春棉区域试验A组田间表现:武清黄萎病病指1.19。2009年参加天津市春棉生产试验田间表现:武清黄萎病病指8.02。 |
产量表现 | 2008年参加天津市春棉区域试验B组,五个试点籽棉平均亩产250.80公斤,比对照鲁棉研21号(244.82公斤/亩)增产2.45%,增产不显著,五个试点中3个试点增产,2个试点减产,居11个参试品种第二位;五个试点霜前皮棉平均亩产82.04公斤,比对照鲁棉研21号(88.1 公斤/亩)减产6.88%,五个试点中2个试点增产,3个试点减产,居11个参试品种第三位。五点品种适应度为100%。2009年参加天津市春棉区域试验A组。四个试点籽棉平均亩产280.18公斤,比对照鲁棉研21号(251.17 公斤/亩)增产11.55%,四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二位;五个试点霜前皮棉平均亩产111.16公斤,比对照鲁棉研21号(96.12公斤/亩)增产15.65%,四个试点全部增产,居11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四点品种适应度为100%。2009年参加天津市春棉生产试验。五个试点籽棉平均亩产265.64公斤,比对照鲁棉研21号(223.40公斤/亩)增产18.91%,五个试点全部增产,居5个参试品种第一位;五个试点霜前皮棉平均亩产104.41公斤,比对照鲁棉研21号(85.15公斤/亩)增产22.61%,五个试点全部增产,居5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9年宁河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自然诱发抗病性鉴定点籽棉总产257.0 公斤/亩,居11个参试品种第五位。 |
栽培要点 | 1、播期:地膜棉4月15—25日,育苗移栽可在4月初下种。2、适宜密度:一般棉田2800—3200株/亩,高水肥棉田2300株/亩。3、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重施初花肥,补施盖顶肥。4、全程缩节胺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原则,科学防治棉田害虫。 |
适宜区域 | 适宜天津市作一季春棉推广利用。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