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玉米 |
审定日期 | 2011 |
审定代号 | 川审玉 2011 025 |
研发单位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西畜牧研究所、四川省金种燎原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自交系抗 5815 作母本,与自交系 9009 作父本组配育成。 |
系谱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西畜牧研究所、四川省金种燎原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自交系抗 5815 作母本,与自交系 9009 作父本组配育成。 |
特征特性 | 光敏感性强,全生育期 130—150 天。幼苗叶片细长形,第一叶鞘颜色紫。株型丛生,株高 300—420cm,分蘖力强,一般具 3—5 个大蘖。叶长 70—100cm,宽 6—8cm,叶尖下垂,主茎叶片数约 25 片。雄穗一级侧枝 10—14个,花药浅紫色,雄穗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部分雄穗着生于雌穗顶端。花丝颜色紫,雌穗长 8—12cm,宽 1.2—1.4cm,穗轴扁平、褐色,穗行数 2 行,互生于穗轴两侧,具有硬稃,雌穗数个至十数个簇生于叶腋内,籽粒灰白—浅黄色。粗蛋白质含量 8.49%,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49.1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19.07%。经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
产量表现 | 2008 年参加四川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植株生物干产折合亩产变幅为 975.5—2204.4 公斤,平均产量为 1451.4 公斤,比对照雅玉青贮 8 号增产 45.4%。2009 年四川省青贮玉米生产试验,生物干产平均亩产 1174.3 公斤,比对照玉草 2 号亩增产 106.0 公斤,增幅 9.7%,4 点次均增产。 |
栽培要点 | 以春播为宜,种植密度 3300 株/亩左右,过密则抑制分蘖,易倒伏;该杂交种前期生长稍慢,拔节后生长迅速,应重点抓好苗期管理;抽雄后至全株含水量降至 70%左右时适时早收,可保证青贮品质和避免黑粉病的发生。 |
适宜区域 |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