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糜子 |
审定日期 | 2002 |
审定代号 | 宁审糜200201 |
研发单位 | 固原地区农科所1974年用70-1046作母本,用紫杆大日月作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组合。经过分离选育,1978年育成新株系78234。经进一步选育,1990年育成新品系78234-1-4-5-11-3-3-9-3。1993年完成品比试验后取名为固糜15号。 |
系谱 | 固原地区农科所1974年用70-1046作母本,用紫杆大日月作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组合。经过分离选育,1978年育成新株系78234。经进一步选育,1990年育成新品系78234-1-4-5-11-3-3-9-3。1993年完成品比试验后取名为固糜15号。 |
特征特性 | 本品种茎、叶、花序均为紫色。花序形状为侧穗型。株高110厘米左右,穗长24-30厘米,次生根30条。茸毛较多,籽粒白色,米色淡黄。
本品种在头营生育期100天左右,比宁糜9号略短。对土壤、肥力、密度等适应力较强。抗旱耐旱抗倒,未发现过黑穗病。高产稳产。千粒重7.5克,比宁糜9号低;出米率88%,比宁糜9号高。米质非糯性。饭色淡黄,膨胀系数大,软硬度适中,口感好,有油性和甜味,无涩味。
宁夏化验中心分析结果 :籽粒含粗蛋白12.0%,粗脂肪4.3%,粗淀粉68.0%。
本品种适应性强,抗性好,稳产高产,出米率高,适口性好,是继宁糜9号之后又一个高产、稳产、优质的糜子新品种。 |
产量表现 | 1994年宁南山区区试平均产量1975.95kg/hm2 (131.73kg/亩),比对照宁糜9号1889.4 kg/hm2 增产12.4%;
1995年宁南山区区试平均产量1157.7kg/hm2 (77.18kg/亩),比对照宁糜9号1260.6kg/hm2 增产8.2%;
1996年宁南山区区试平均产量1588.8kg/hm2 (105.92kg/亩),比对照宁糜9号1551.9 kg/hm2 增产2.4%;
三年区试,固糜15号平均产量1571.85 kg/hm2 (104.79kg/亩),比对照宁糜9号1569.75kg/hm2 增产 0.13%。 |
栽培要点 | 1、生育期适中,在年均温≥6℃地区可单种,年均温≥8℃地区可麦后复种。
2、抗旱、抗病、耐瘠薄,对地力要求不严,但增施基肥有利于高产。
3、以主穗成穗为主,亩保苗10万株。
4、其它栽培措施参照糜子一般栽培技术进行。 |
适宜区域 | 1995-1997年参加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山西布点的全国区试,比对照宁糜9号增产2.4%,适宜宁夏糜子产区推广种植。周边省区糜子产区气候条件相似地区可试推广。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