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玉米 |
审定日期 | 2011 |
审定代号 | 国审玉2011023 |
研发单位 |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HBN558×EN6587 |
系谱 |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HBN558×EN6587 |
特征特性 | 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期79天左右,比苏玉糯2号晚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 247厘米,穗位高97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8.1厘米,穗行数 12~14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百粒重(鲜籽粒)36.7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瘤黑粉病和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6%,皮渣率8.1%,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
产量表现 | 2009~2010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49.0千克,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15.9%。 |
栽培要点 | 1.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2.适宜播种期6月上中旬。3.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4.注意防治玉米螟,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5.采用隔离种植,适时采收。 |
适宜区域 |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河南、山东中部和东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灌区作鲜食糯玉米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矮花叶病高发区慎用。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