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马铃薯 |
审定日期 | 2011 |
审定代号 | 国审薯2011001 |
研发单位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387521.3/APHRODITE系统选育 |
系谱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387521.3/APHRODITE系统选育 |
特征特性 | 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115天左右。株高89.3厘米左右,植株直立,分枝多,生长势强,枝叶繁茂,茎绿色带褐色,基部紫褐色,叶深绿色,复叶挺拔、大小中等,叶缘平展,花冠紫色,天然结实少。结薯集中,块茎长圆形,红皮黄肉,成熟后表皮有网纹、沿维管束有红纹,芽眼少而浅。区试单株主茎数2.9个,结薯5.2个,单薯重95.9克,商品薯率77.1%。经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植株中抗马铃薯X病毒,抗马铃薯Y病毒,抗晚疫病。区试田间有晚疫病发生。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5.1%,干物质含量23.6%,还原糖含量0.19%,粗蛋白含量2.08%,维生素C含量18.6毫克/100克鲜薯。 |
产量表现 | 2009~2010年参加中晚熟西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块茎亩产1764千克,比对照平均增产40.7%。2010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921千克,比对照陇薯3号增产17.3%。 |
栽培要点 | 1.西北地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3200~3700株。3.播前催芽,施足基肥。4.生育期间要控制株高,防止地上部分生长过旺;注意防治蚜虫、晚疫病等病虫害;及时中耕培土,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水,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藏。 |
适宜区域 | 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一季作区作为晚熟鲜食品种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