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麦52号
作物名称 | 小麦 |
审定日期 | 2008 |
审定代号 | 国审麦2008009 |
研发单位 | 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 |
系谱 | 郑州8329/皖麦19 |
特征特性 | 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晚1~2天。幼苗半匍匐,叶细长,上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宽短、上冲。穗层厚,穗纺锤型,穗多穗匀,穗头偏小,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光泽好,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商品性较好。平均亩穗数40.0万穗,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0.9克。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较好。起身较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较迟。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具有一定耐旱性,熟相好。茎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至慢叶锈病,中感秆锈病、白粉病、条锈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表现:中感叶锈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6克/升、79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41%、14.85%,湿面筋含量31.2%、32.3%,沉降值29.3毫升、26.2毫升,吸水率66.7%、51.2%,稳定时间2.6分钟、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20E.U、193E.U,延伸性14.5厘米、15.4厘米,拉伸面积26平方厘米、43平方厘米。 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纹枯病。 |
产量表现 | 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9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6.29%,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6.8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4.7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6.29%。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1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6.3% |
适宜区域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6 0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