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26
作物名称 | 小麦 |
审定日期 | 2009 |
审定代号 | 苏审麦200903 |
研发单位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系谱 | 淮麦18号/百农9267 |
特征特性 | 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前期长势较慢,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数多。株型较紧凑,茎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蜡质较重,剑叶适中,长相清秀,穗层整齐,熟相好。纺锤型穗,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硬质-硬质。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31天,较对照淮麦18迟熟1天;株高87.5厘米,每亩有效穗39.4万,每穗33.0粒,千粒重41.9克。接种鉴定结果:中感赤霉病,感纹枯病,中抗白粉病,中抗梭条花叶病毒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2005-2008年三年平均结果:容重807克/升,粗蛋白含量14.8%,湿面筋含量32.7%,稳定时间6.4分钟;2008年容重826克/升,粗蛋白含量14.7%,湿面筋含量32.2%,稳定时间9.1分钟。 1、适期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上中旬,最适播期为10月5-15日。2、合理密植。最适播期内每亩基本苗以13万左右为宜,迟播适当增加。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基肥、平衡肥与拔节孕穗肥的比例以5:1:4为宜。配合施用磷、钾肥。田间沟系配套,防止明涝暗渍。4、病虫草害防治。及时化学除草,中后期注意赤霉病、纹枯病及蚜虫等病虫的防治。5、及时收获。蜡熟末期抓紧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
产量表现 | 2005-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522.0公斤,较对照淮麦18增产3.2%。2008-2009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1公斤,较对照淮麦18增产6.1%。 |
适宜区域 | 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6 0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