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杂棉15号
作物名称 | 棉花 |
审定日期 | 2008 |
审定代号 | 湘审棉2008009 |
研发单位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
系谱 | Z4076×Z0508,区试代号:湘Z402。 |
特征特性 | 该品种属转Cry1A基因抗虫杂交棉,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株型呈塔型,果枝节间长短属中间类型,与主茎夹角成75°-85°,株型舒展,茎秆挺立,第一果枝节位着生较低;叶色较淡,叶片中等大小;铃呈卵圆型,铃壳薄,结铃性较强,结铃集中且分布均匀,吐絮畅,易采摘。省区试结果:单株成铃44.8个,单铃籽棉重6.2克,衣分42.3%,子指11.2克,衣指8。抗性:枯萎病相对抗指19.2,耐枯萎病;黄萎病相对抗指35.0,耐黄萎病。主要品质指标:上半部平均长度30.1毫米,整齐度84.9%,比强30.0CN/tex,麦克隆值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5.9。 在薄膜覆盖育苗条件下,4月上、中旬抓住“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并做到“二湿一干”,即采取湿钵、干子播种、湿土(或砂)覆盖1.5-2厘米。一般大田每亩定植1500株左右。该品种耐肥水且中后期结铃较集中,如肥水不足,易产生早衰现象,因此要坚持“施足基肥,施好平衡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的原则加强肥水管理,特别要注意中后期的肥水管理,适当补施叶面肥。根据棉苗的生长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化学调控。注意防治红蜘蛛和棉蚜等病虫害。 |
产量表现 | 2006年省区试亩产皮棉139.97公斤,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6.83%,增产显著;2007年续试亩产皮棉127.43公斤,比对照增产5.58%,增产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33.7公斤,比对照增产6.2%。 |
适宜区域 | 适宜于湖南省棉区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6 0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