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杂163
作物名称 | 水稻 |
审定日期 | 2006 |
审定代号 | 粤审稻2006020 |
研发单位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系谱 | 培矮64S/粤恢163 |
特征特性 | 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8天,比培杂双七早熟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强,成穗率较低,抗倒力强。株高100.5~104.6厘米,穗长20.2~21.3厘米,着粒密,每穗总粒数144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2.3克。早造米质为国标优质2级,外观品质为一级,整精米率55.7%,垩白粒率20%,垩白度3.0%,直链淀粉含量22.1%,胶稠度82毫米,长宽比3.0。中感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69.7%,对中C群、中B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9.46%和39.49%,田间发病轻至中;中感白叶枯病,对C4菌群、C5菌群分别表现中感和感,田间监测发病轻。 (1)前期浅水养蘖,施基肥、面肥促蘖;中期适当重施分化肥;后期保湿润;(2)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制种技术要点:(1)选择安全的抽穗期,避免母本育性敏感期(幼穗分化4~6期)遇上低温;(2)单本插,便于去杂保纯;(3)在广州制种,父本早造提早5天播种,晚造提早2天播种,以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4)注意防治稻粒黑粉病。 |
产量表现 | 2004、2005年两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80.5公斤和379.7公斤,分别比对照组合培杂双七减产3.16%和2.69%,减产均不显著。 |
适宜区域 | 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晚造、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
修改日期 | 2014-04-26 0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