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麦32
作物名称 | 小麦 |
审定日期 | 2002 |
审定代号 | DS008-2002 |
研发单位 | 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 |
系谱 | 817M-6-2-2∕882-182 |
特征特性 | 春性,幼苗半直立,苗色深绿,株高90厘米左右,株紧叶挺,主茎叶10片。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10厘米左右,结实小穗18个左右,穗粒数48粒左右,千粒重46克左右,红粒、半角质,综合抗病性好,州区试中抗三锈、抗白粉。98年省植保所接种鉴定抗条中28、29、30、31号生理小种,省区试13个点两年26个次条锈仅2个点次感病,叶锈和白粉仅1个点次感病。全生育期167左右,在大理与凤麦24相近,省区试中平均比凤麦24迟熟3天。粗蛋白13.8%,湿面筋25.2%,出粉率70%,沉淀值66毫升,面团形成时间3.0分钟,稳定时间5.0分钟,弱化度50fu,评价值57,抗延伸力298Eu,降落值280S,达中筋粉指标。 稻后麦采用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模式能显著提高种麦比较效益。集中于10月底~11月上中旬播种,应用免耕拉线开墒、划线条播,覆盖3~5厘米厚的细肥或小麦桔杆肥,亩基本苗15万左右,亩最高茎蘖60~70万,有效穗≥26万,穗粒重≥1.8克;亩施种肥尿素、普钙各10千克;灌好出苗、拔节、抽穗、灌浆水;及时灭鼠治蚜虫确保正常落黄。玉米或烤烟后麦,应犁耙整地条播,化肥总量酌情减少,尿素5千克左右。 |
产量表现 | 1999~2001年云南省13个试点区试表现优胜,第一年平均亩产362.5千克,比凤麦24增1.9%,名列第6位。第二年在全省条锈大流行、干旱、高温逼熟条件下,平均亩产364.44千克,名列第一比凤麦24增13.9%,两年平均亩产363.5千克,比凤麦24增7.6%,增产极显著。2000~2001年云南全省示范1.68万亩,平均亩增小麦41.8千克,新增小麦70.224万千克。其中大理州扩大示范1.2万亩,平均亩产406千克,增10.9%。 |
适宜区域 | 适宜云南省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小麦主产区有水浇灌的中上等肥力田地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6 0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