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优4号

作物名称水稻
审定日期2008
审定代号国审稻2008026
研发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系谱武运粳7号A×CR-2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7.4天,与对照秀水63相同。株型适中,叶片直挺,每亩有效穗数17.1万穗,株高109.5厘米,穗长18.8厘米,每穗总粒数175.6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5.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10%;白叶枯病平均2级,最高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5.8%,长宽比1.8,垩白粒率9%,垩白度0.7%,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2.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25千克,播前药剂浸种消毒,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8~30天移栽,合理密植,行株距为26.6厘米×14~16.7厘米,每亩栽插1.5万~1.8万穴,每穴栽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大田每亩总用纯氮15千克左右,配施一定比例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以1:0.4:0.6为宜,氮肥应在移栽后一个月内结束施用,具体施用方法:基面肥每亩施高浓度复合肥25千克、碳铵25千克,促蘖肥每亩施尿素12.5千克,保蘖肥每亩施尿素5千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7.93%(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34.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5.9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6.96%,增产点比例75.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8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7.35%。
适宜区域适宜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南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的稻瘟病、条纹叶枯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修改日期2014-04-26 0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