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原D1
作物名称 | 水稻 |
审定日期 | 2009 |
审定代号 | 国审稻2009047 |
研发单位 | 天津市原种场 |
系谱 | 月之光自然变异株系选 |
特征特性 | 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75.9天,与对照津原45相当。株高117.6厘米,穗长19.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8万,每穗总粒数105.7粒,结实率94.2%,千粒重29.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5,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主要米质性状:整精米率72.7%,垩白米率6.5%,垩白度0.4%,直链淀粉含量17.2%,胶稠度83.5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一般4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移栽:秧龄45天进行移栽,行株距30厘米×15~20厘米,每穴2~3粒谷苗。3.肥水管理:中等地力需亩施纯氮16.5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配合施用钾、锌肥。氮肥以前促为主,力争早分蘖,早发快长。插秧后至分蘖期一般上水6~10厘米,分蘖末期依据苗情晒田5~7天,孕穗期至齐穗期不能缺水,后期间歇灌溉,收割前7天左右停水。4.病虫防治:抽穗期防治稻瘟病两次,其它病虫草害防治同一般大田生产。 |
产量表现 | 2007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8千克,比对照津原45增产0.9%(不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76千克,比对照津原45增产1.1%(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5.4千克,比对照津原45增产1%,增产点比例75%。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6.8千克,比对照津原45增产3.3%。 |
适宜区域 | 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6 0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