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油菜 |
审定日期 | 2001 |
审定代号 | 国审油2001009 |
研发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212A/116C。 |
系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212A/116C。
|
特征特性 | 株高170~190厘米,一次分枝9~10个,单株角果数350个以上,角粒数26粒以上,千粒重2.94克。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50天,春季返青前后生长缓慢,初花期后生长迅速,籽实期灌浆速度快,抗倒伏;高抗病毒病,耐菌核病;籽粒芥酸含量0.28%,硫甙含量25.71微摩尔/克,含油量41.04%。 |
产量表现 | 1998—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海片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0.1千克,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27%;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2千克,比秦油2号增产5.74%。 |
栽培要点 | (1)亩施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或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尿素10千克,墒情较好时,可用2.5千克尿素作种肥。(2)沟播亩播量0.25千克,育苗时育苗移栽苗床亩播量0.4~0.5千克,苗龄40~45天,栽后及时灌水。(3)亩密度6000~8000株。(4)冬前需灌水。(5)出苗后注意防治条甲等害虫,返青后抽薹前防治茎象甲成虫,初花期和灌浆期注意防治蚜虫。 |
适宜区域 | 适宜陕西关中、陕南、河南南部及安徽、江苏北部冬油菜地区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6 0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