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万761

作物名称小麦
研发单位万县地区农科所1976年用(阿勃X蜀万28)F1作母本,(蜀万651X阿勃)F1作父本复合杂交育成。原代号75—423,经认定同意原命名为“蜀万761”
系谱万县地区农科所1976年用(阿勃X蜀万28)F1作母本,(蜀万651X阿勃)F1作父本复合杂交育成。原代号75—423,经认定同意原命名为“蜀万761”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93天左右。株高100厘米左右。幼苗直立,色深绿,耐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穗层整齐,穗长方形,白壳,白粒,粉质,粒大,长芒,穗长1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0克左右,含蛋白质11%,易感条锈病,耐赤霉病。丰产性较好,耐湿性较强,落黄转色好,需肥量少。
产量表现1978年参加省区试,10个点亩产475—964斤,比对照“凡6”、“雅安早”增产5.2%一40.8%;1979年全省生产试验,13个点亩产472—826.5斤,其中12个点平均亩产比对照“凡6”、“苏克斯”增产1.2—58.2%.1984年全省和植面积70多万亩,主要在川东地区,一般亩产400—550斤,高的可达800余斤。
栽培要点川东低坝地区(海拔200公尺左右)10月下旬播种为宜。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的丘陵、山区以10月中旬播和为宜,亩基本苗10—12万。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底追肥比为7:3,亩施纯氮20一22斤,配施磷钾肥;后期控施速氮肥,防旺长倒伏,注意防治蚜虫。
适宜区域适宜中低产地区和川东南雨湿区和非条锈病常发区和植。
修改日期2014-04-25 23: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