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小麦 |
研发单位 | 绵阳地区农科所1979年从“绵阳11号”大田中选择的变异单株。原代号76—3(15),经认定命名为“绵阳15号”。 |
系谱 | 绵阳地区农科所1979年从“绵阳11号”大田中选择的变异单株。原代号76—3(15),经认定命名为“绵阳15号”。 |
特征特性 | 春性,早熟品种。株高84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90天左右。幼苗深绿,近直立,叶型微散。分蘖力强,上林率较高,穗层整齐。穗长方形,白壳、白粒、长芒、穗长10一12厘米,小穗数20个左右,穗粒数50粒左右,粒大而饱满,千粒重45克左右。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易感白粉病。 |
产量表现 | 1982年在绵阳、三台、遂宁、泸县等地多点品比试验,平均亩产728.45斤,比对照“凡6”增产9.19%。1983年全省小麦新品种生产潜力研究试验,六个点平均亩产731.6斤,比‘绵阳11号”增产10.1%。1984年全省种植面积30余万亩,一般亩产600——700斤,高的可达800斤以上。
|
栽培要点 | 10月25日至11月5日播种为宜。亩基本苗10一14万。重施底肥,早追肥,底追肥比7:3,亩施纯氮25斤左右,适当配施磷钾肥。加强田间除草,春节前灌水一次,抽穗后防治蚜虫。成熟后遇绵雨在穗上易发芽,要适时收获。 |
适宜区域 | 适合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可作搭配品种使用。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