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油菜 |
审定日期 | 2001 |
审定代号 | 国审油2001011 |
研发单位 |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改良分中心,不育系1141A×91-恢5900 |
系谱 |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改良分中心,不育系1141A×91-恢5900 |
特征特性 | 株高160~180厘米,一次分枝数7~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20~450个,角粒数16~19粒,千粒重3.2~4.1克。半冬性甘蓝型三系杂交种,生育期与中油821相当;籽粒芥酸含量0.39%~1.54%,硫甙含量22.45~29.51微摩尔/克,含油量36.35%~41.2%。 |
产量表现 | 1995—1997年湖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5千克,比对照增产10.18%;1997—1998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16.4千克,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8.34%;1997—1998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9.0千克,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6.9%。 |
栽培要点 | (1)长江中游地区9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移栽。(2)亩密度1万株。(3)施足基肥,配方施肥,特别注意增施磷肥和硼肥,追肥宜早,80%的追肥宜在年前施用。(4)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等虫害,花期防治菌核病。(5)春季注意清沟排渍。 |
适宜区域 | 适宜在河南、湖北和安徽省冬油菜区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