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大豆 |
审定日期 | 2003 |
审定代号 | 国审豆2003023 |
研发单位 |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蒙84-20×荷84-5)F1×泗豆11 |
系谱 |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蒙84-20×荷84-5)F1×泗豆11 |
特征特性 | 该品种紫花,灰毛,圆叶,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3天,株高69.6厘米,有效分枝1.0个,单株有效荚数38.8个,单株粒重16.7克,百粒重22.1克。种皮黄色,籽粒圆形,微有光泽,脐浅黄,成熟时荚呈灰褐色。抗病、抗倒伏性较好。粗蛋白质含量43.37%,粗脂肪含量20.34%。 |
产量表现 | 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193.2公斤,比对照中豆20增产7.93%(极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199.0公斤,比对照增产2.32%(不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96.1公斤,比对照增产5.13%。2002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8.9公斤,比对照中豆20增产10.23%。 |
栽培要点 | 1、足墒早播。该品种籽粒较大,要求足墒播种,保证全苗齐苗。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均可播种,6月上旬为最佳播期。晚播和早播要适当增加或减少密度。2、合理密植。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亩1.6~2.0万株,高肥力田块每亩种植1.2~1.5万株。3、增施肥料。要获得每亩200公斤以上产量,播前要每亩施基肥15~25公斤,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公斤,氯化钾5公斤。花期追施尿素5~8公斤,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4、加强田间管理,鼓粒期遇旱及时灌水。 |
适宜区域 | 适宜在河南驻马店、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夏播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