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名称 | 水稻 |
审定日期 | 2003 |
审定代号 | 国审稻2003054 |
研发单位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II-32A×镇恢084 |
系谱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II-32A×镇恢084 |
特征特性 | 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2.4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1天。株高121.4厘米,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17万穗,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60.3粒,结实率86%,千粒重27.8克。抗性: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3%,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1%,长宽比2.6,垩白米率32%,垩白度5.3%,胶稠度4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 |
产量表现 | 2000年参加南方稻区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0.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9%(不显著);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9%(极显著)。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3.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8%。 |
栽培要点 | 1、适时播种: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2、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田亩栽1.6~1.8万穴,每穴1~2粒谷苗,每亩5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要求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蘖肥,促早发,施好穗肥,做到促保兼顾。肥水运筹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
适宜区域 | 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较优。适宜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省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
修改日期 | 2014-04-25 23:40:18 |